前言
谈起核能,这是让全世界都“欣喜”的能量,全球各国无一不在“挖空心思”研究它。
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说核能是一种令全球都感到“头大”的能量,只因它所带来的核废料污染性极高,而且很难为它找到“合适的安身之所”。
我国亦是如此,有官媒披露,到2030年,我国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每年将达3200吨左右,那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核废料,我国又该如何处理呢?
核能的“喜与忧”
自打问世以来,核能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存在,它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危机”。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核能,但兴许只是听其皮毛,或许并不了解“核能”二字究竟代表着什么。
实际上它是一种能量,一种原子通过核裂变或者核聚变而产生的能量。
这种能量相比起传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来说,有着极大的优势,优势之一就是“零碳排放”。
绝大多数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核裂变的反应,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原子可以分裂成更小的自己,在分裂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能量,而这些能量可以用来核能发电,也能应用于各种武器研究上面。
换言之,由于是依靠自己释放能量,因此不需要燃烧任何燃料,这也就不会释放温室气体、不会破坏臭氧层,对全球变暖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除了具有“零碳排放”特性外,核能还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能源。
尽管核电站的前期建设成本昂贵,可一个核反应堆的运行时间是很长的,到下一次补充燃料之际,时间长达两年。
与传统的发电相比,这可以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运行成本。
当然了,核能的优势不光是这些,还有许多,比如核电站的占地面积相比太阳能和风能来说是很小的。
从以上这些可知,核能确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能源,对促进人类进步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但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这样一种看起来“无所不能”的能量,同时也对人类产生了消极影响。
首先,核能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它是使用一种叫作铀的物质作为燃料,而铀被加工处理过后,会产生一种高放射性的废料,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污染水源、植被,甚至使人的身体发生癌变。
不知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两场事故给人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很多人患癌、亦或是新生儿出生有缺陷,并且短期内致许多人死亡,长期影响也是十分严重,放射性物质渗入植被水土当中,给一个地区带来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那么,对于这样有着巨大“危害”性的核废料,究竟应当如何处理呢?
核废料的“归处”
面对如此“难缠”的核废料,放眼全球,许多科学家提出一些可行的处置办法,但似乎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迈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公认的处理核废料的办法都是一样的——深层掩埋。
将核废料深埋在距离地面几百米乃至1千米的地质层,可若要安全的放置这些核废料,选址上也颇为讲究,对周遭的环境要求很高。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截至目前为止,只有芬兰、瑞典几个极少数国家确定了最终核废料的“埋葬之地”。
说起来,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国家也是没有这样深埋条件的,例如——日本。
在2023年10月,日本有300多名地质学的专家反对将核废料埋在本国领土下方。
给出的理由是——日本不适合埋核废料。
这我们也能理解,日本是一个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的国家,火山和地震等等自然灾害一旦在埋藏处发生了,那么,这些深埋在地底下的放射性物质就会泄露,从而给民众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的影响。
因此,“核废料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近些年来日本一直都在想办法解决。
诸如日本这样“难以找到核废料安身之所”的国家不可胜数。
与日本相比起来,我国发展核技术的时间显然要晚一些,他们都没办法安置核废料,那我们中国又是如何处理这一棘手问题的呢?
我国的“核废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核废料处理上,我国可以称作“后起之秀”。
虽然说核技术的入门有些晚,但如今对核废料的处理,我国可以说是远超于许多发达国家。
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概括为“减产生”以及“促循环”。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做的。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启明星二号”这一计划,它其实就是针对我国核废料的处理应运而生的,目的就在于减少核废料的产生。
若启明星二号如期应用在核能领域的话,这会极大地增强我国核原料的使用效率,甚至于可以将使用效率提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相较于传统的核料使用情况而言,可以说是成十倍的增长。
核原料的高效利用,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核废料的减少,那么令人头痛的核废料归置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而且“启明星二号”的优势远不止这些。
启明星二号不仅能提高核料使用率,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处理核废料。
据悉,启明星二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使用冷铅技术,将核废料“变废为宝”的机器,它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从而将使用过后的核废料再次转化成可用能源。
启明星二号就这样在一提一转之间,将“核废料”这个问题解决了,可谓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核能”的零排放。
随着启明星二号的研制成功,那么对我国来说,或许也就没有“核废料无处安放”一说了,这台饱含着我国多少科研人员心血的机器,很有可能就这样完美解决了问题。
如此看来,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前途定是无量。
核能与中国
谁“掌握”了核能技术,谁就将在国际社会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在当今国际社会上是确信无疑的,近几年来我国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
2023年我国便开始大力发展核电,继续在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以及辽宁大堡开展核电项目。
此外,我国的核电技术也在研究与探索之中不断得到突破,例如位于香港的华龙一号核电站,享誉世界,拥有着超高的核发电技术。
高温气冷堆、玲珑一号等项目目前开始逐渐走向市场,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核电技术正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就连最难的可控聚变堆研究,我国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一切成功是相当不容易,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下行时期,许多国家早已迫于技术以及资金的无奈,开始有了放弃核能研究的想法,不得不感叹,我国在核能研究方面可谓处于一骑绝尘。
尽管有人认为,如今我们已研究出了例如潮汐发电以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但按照目前的状态来看,这些新能源发电显然还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并且目前在我国发电领域当中,火电的占比是很高的,如若能够大规模采用核能发电,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大进步,核能技术也会是我们的一张“王牌”。
结语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我国的核能研究历程当中,也让人不禁想起了这一句豪情壮志的话语。
当初的我们在核能领域有多“被动”,今后或许将会有多“主动”,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所有科研人员的努力,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在这里,也祝愿我国在核能领域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对于我国的核能研究,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内信源来自:
1.《【视频】新闻链接:核废料处理难题困扰欧盟》中国网络电视台,2010年11月08日发布;
2.《辐射百万年中国核废料去哪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凤凰网特别策划》凤凰资讯;
3.《百度百科——启明星二号》;
4.《我国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获重大突破》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5日发布;
5.《日本拟将核垃圾埋地下,遭300位专家联合反对》澎湃新闻,2023年10月31日发布;
6.《永久“封印”?瑞士拟在地下300米处挖隧道填埋核废料》参考消息,2022年4月19日发布;
7.《中国核电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除了发电,核能还有这么多用途》澎湃新闻-中国科协,2022年8月3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