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输前的三叉戟飞机。(尹立祥 摄)
今日出镜
尹立祥,飞机收藏爱好者。
采访动机
在寻找铁鞋的地方,两架飞机“飞”回来。 。石家庄栾城区市民尹立祥带着弟弟和儿子两次来到广州白云机场收集飞机。花了40天时间,他买了两架三叉戟飞机,实现了尹先生的收藏梦想。

两辆起重机在白云机场慢慢吊起三叉戟飞机。(尹立祥摄)
3月24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石家庄东南三环附近尹先生的“博物馆”。这时,尹立祥正在指挥起重机司机卸下大飞机。“我们是23日凌晨到达的石家庄。这架飞机重量超过30吨。我们第一次运输这样的大家伙也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地保证周围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在路上,很多人特别关注大型飞机,拍摄,咨询,了解飞机的情况。”尹立祥告诉记者。

飞往石家庄的两架三叉戟飞机。
尹立祥是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协会的一员,从小就喜欢拆装,对火车和飞机很感兴趣。春节期间,尹先生偶然在手机视频上看到了这两架飞机,将近半个世纪,退役的这两架飞机仍然保存得如此完好, 想着要是有机会把它收集到自己这里就好了。好事多磨。春节过后,经过多次询问,尹立祥与飞机主人取得了联系,并迅速达成协议。尹立祥于正月初六来到广州白云机场。“这两架飞机以前用于教学。飞机上有许多设施被移动。可惜没有发动机,但整体保存还是不错的。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拆下了两架飞机的翅膀,运输了10天。接下来,我们将组装和配备发动机。”尹立祥说。

三叉戟飞机驾驶舱。

安装紧急门。
据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航空培训中心许伟龙先生介绍,三叉戟客机是一款三发动机喷气飞机。 ,采用全金属(铝合金)蒙皮半硬壳式机身,是民航机中最早配备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机型。这架飞机的制造商是英国德·哈维兰飞机制造公司(1978年再次进入英国航空航天公司),最初的名字是D。.H.一九六四年春天加入航线服役,一九七五年停产,各类三叉戟客机共生产117架。20世纪70年代,中国民航陆续推出三叉戟客机,共购买39架。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国产大型飞机运输-10设计之初,参考了三叉戟的机体布局结构,也为中国民航产业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尹云龙正在检查三叉戟飞机的轮胎。
文/图 媒体记者燕赵晚报 张海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