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世界制造大会上,观众参观了一架旋翼电动飞机。新华社记者 周 牧摄
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推进绿色飞行,拥抱清洁天空已成为全球航空业的共同目标。
如何飞得更干净、更可持续?面对航空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全球不断努力扩大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改进飞机设计,提高运营效率,努力推动航空业走向绿色未来。
发展绿色低碳航空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4月中旬举行的德国腓德烈斯哈芬通用航空展上,“可持续航空”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来自38个国家的近700名参展商参加了这次具有30年历史的通用航空展。其中,60名参展商出现在电动飞机上,60名参展商重点展示了由低碳航空燃料驱动的飞机。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各种影响日益显现,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问题。在此背景下,航空业进一步凸显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统计,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3%。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尽快实现碳中和,各方积极倡导和推动航空业绿色转型,包括国际组织、区域力量和多国政府。
近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智能货运中心宣布建立合作关系,计划提高碳排放计算的通用方法,努力为航空货运行业提供一致透明的碳排放计算支持。分析认为,这一举动标志着全球航空业在推动脱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绿色航空的发展。中国民航局于2022年发布了《民航绿色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这是中国民航历史上编制的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涉及到2035年中国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的完善,从“节能减排”到“绿色发展”。运输航空实现碳中性增长,机场二氧化碳排放逐渐进入峰值平台期,中国成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导者。
2023年,法国政府宣布,2024年至2030年间,将投资3亿欧元支持开发更节能的飞机发动机、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和设计新型飞机,以促进航空行业低碳转型。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将投资约2亿欧元用于航空生物燃料开发。
今年2月,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新加坡航展期间,新加坡政府宣布推出“可持续航空枢纽蓝图”,以促进航空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根据蓝图规划,新加坡努力在2019年的基础上,将机场运营产生的碳排放减少20%,直到2030年。
“航空减排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航空业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增长速度很快。与此同时,由于航空业对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和基础设施的长期“锁定”效应等因素,该行业被视为难以减排的行业之一。绿色低碳航空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陈秀分析说。
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发展
“目前,促进航空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主要包括:一是促进飞机及其发动机技术更新,降低能耗;二是促进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扩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和使用;三是优化航空和地面运营管理,如优化航空航线,采用燃油效率更高的飞行和滑行方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宋琦告诉本报记者。
业内普遍认为,从中短期来看,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业减排的关键途径。可持续航空燃料是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替代燃料,可以是二手食用油、生活垃圾、能源作物等生物燃料,也可以是从空气或工业排放物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制成的合成燃料。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可持续航空燃料可以减少近80%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表示,为了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预计65%的减碳贡献将来自可持续航空燃料。
“从源头上促进航空业低碳发展,降低能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改变行业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使用,这是中短期内的有效途径。”陈邈秀说,近年来,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研发,中国也大力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全球20多个主要经济体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水平,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路线图和扶持政策。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应用取得突破,力争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超过2万吨。
“中国民航将航空清洁能源视为‘脱碳’的关键举措。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推广起步较早,产业发展有基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加强基于厨房燃料成本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的扩大,积极推动纤维素和气体原料炼制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技术研发和推广。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每年30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能力,建立了基于TSO(技术标准)的中国特色认证模式,不断探索优化认证流程的新方法,完成了多次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飞行,积极开展可持续认证标准和体系建设。”陈邈秀说。
目前,全球在推广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过程中,面临着产能不足、原材料来源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挑战。“如何促进可持续燃料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各方都需要努力的方向。”
航空产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
2023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国内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民用飞机将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将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机(eVTOL)实现试点运行,氢能飞机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绿色航空基础设施不断巩固。
他说:“要促进航空绿色低碳的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不同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目标、路径和计划。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中国民航通过综合政策,有效地减少了对航空碳足迹的控制,以满足人民航空出行的需要。目前,中国民航在2035年之前制定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明确了技术、运营、市场、清洁能源等十大重点行动。,并积极与国际社会各方开展务实的航空减排合作。”陈邈秀说。
目前,中国正在探索绿色航空新领域的新赛道。今年年初,由中国航空工业通用飞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完成首次飞行,为电动飞机产品开发和现役固定翼飞机电气化改装积累了重要经验。
在日前举行的德国腓德烈斯哈芬通用航空展上,中国自主研发的各种新能源通用飞机惊艳亮相。当参展商谈到中国在促进航空绿色转型过程中取得的进展时,他们都表示赞赏,认为这不仅是对全球节能减排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
德国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约翰内斯·保卢斯近日表示,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各国航空工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交流,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有助于促进新能源航空技术更快发展。
“没有国际合作,就不能促进航空业的绿色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民航市场之一。始终坚持开放的态度,与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国际主要航空公司和制造商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琦琦说。(本报记者 严 瑜)
《 海外版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4日 第06 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