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人工智能 “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年轻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汉王科技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彭菲是最好的。2010年,她从清华大学毕业,进入汉王科技有限公司。当时人工智能还是一个冷门行业,彭菲成为少数女性算法工程师之一。
“从事科学研究一直是我的梦想。”回顾离开校园去科研岗位的时光,彭菲表示,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红外人脸识别产品升级项目。经过几十次算法迭代,国内产品成功取代了几万元的国外厂商产品。
十多年来,彭菲一直坚定不移地追求科技创新。
她负责开发与可见光人脸识别算法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她参加了70周年国庆阅兵、APEC峰会、G20峰会等活动,产品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冠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率先实现了高精度口罩判断和人脸识别,为科技防疫做出了贡献。
她负责开发的汉王天地模型,不仅AI赋能了公司的汉王电子纸质书等产品,还帮助客户在档案馆、图书馆、历史馆等地进行数字化升级。
彭菲坚信,人工智能是一项能造福人类的技术,尽管它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它也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现在,人工智能正在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未来将有更多的服务场景。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进入我们的生活,为人类提供服务。”彭菲说。
彭菲的团队是怎样工作的,她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加入团队?
彭菲介绍,在日常的R&D工作中,团队成员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格外严谨。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都会尝试。
她说R&D人员必须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热爱思考。“我们应该为人类服务R&D技术,而不是发挥负面作用,这是人工智能R&D人员需要的意识。”
彭菲非常重视团队能力的提高,希望大家能一起进步。“作为我们的成员,我们应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她说,技术分享经常在团队中组织,每个人都互相学习,不断进步。
“遇到问题要主动思考。”彭菲提到,人工智能研发中新事物太多,很多情况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如果你没有思考的能力,你可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彭菲表示,如今国际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科研从业者迫切需要以“坚定青山不放松”的工匠精神,解决中国前沿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在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劳动模范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带动更多的科技人员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在促进新生产力发展方面展现女性的责任。”彭菲说。
许多青少年有科学梦想,致力于成为科技工作者,探索未知。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彭菲希望对科研感兴趣的青少年能够“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地前进,勇攀科技高峰!”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
来源: 光明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