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均年龄31岁,硕士和博士占70%以上。这支高科技团队让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俯瞰地球更加清晰——(引题)
将“角膜”(主题)搭配到太空“千里眼”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王璐
穿上白大褂,戴上工作帽,被风吹扫后,记者进入光学技术研究室光学加工组所在的车间,光学技术研究室光学加工组(以下简称光学卫星公司)。我看到在大约2600平方米的工厂里,工作人员正在“指挥”一排机器人静静地打磨光学反射镜。
长光卫星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自成立9年以来,已将100多颗自主研发的卫星送入太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
“如果把遥感卫星比作太空中的‘千里眼’,光学反射镜就是‘角膜’,我们的团队就是给‘千里眼’配‘角膜’的人。”光学加工团队负责人李岩说。
这个28人的光学加工团队平均年龄31岁,硕士和博士占70%以上。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让遥感卫星“尽收眼底”世界。2023年,这支高科技团队获得吉林省“工人先锋”称号。
精益求精地打磨“角膜”
绿色的地面光可以照亮人,车间里到处都是灰尘。团队成员将头发紧紧地包裹在帽子里,在接触加工件时戴上一次性手套——光学加工组的工作环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
图为李岩(左一)与团队成员进行技术交流。《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摄
“我们加工制造的卫星摄像头系统反射镜就像摄像头的‘角膜’。核心功能是从卫星轨道上收集地球发出的光信息,使这些信息尽可能以原貌进入摄像头的‘视网膜’。”李岩告诉记者,“角膜”对精度要求极高。如果一粒灰尘和一根头发在加工过程中脱落,将对产品质量产生致命影响。
镜子的加工精度有多高?回答是纳米级。1毫米等于100万纳米,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0.1毫米,也就是说,镜子的加工精度相当于头发的万分之一。
李岩告诉记者,加工反射镜需要10多道工序。首先,微晶玻璃等原材料必须铣削成型,然后研磨成型,然后反复提炼……”反射镜的加工过程必须精益求精。
一次又一次的打磨抛光,是一种相当“熬人”的工作,不但要非常细心,而且要非常耐心。
“加工镜子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当你真正热爱一份工作时,你会期待你的产品变得更好。”李岩的话充满了真诚。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团队成员绞尽脑汁。刚开始抛光镜子的时候,容易出现划痕或者瑕疵。他们加班三个多月,做了很多实验,不断修改加工参数,尝试不同材质的抛光工具和不同粒径的磨料,更换不同的添加剂,探索不同的组合,最终找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光学加工团队带着对工作的无限热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懈探索,将“角膜”的加工精度从最初的12纳米提高到7.5纳米,直到优于2纳米,让“吉林一号”星座在俯瞰地球时“看到”得越来越清晰。
实现自主加工的创新攻关
在光学加工车间,有两个“怪物”,长度和宽度约3米。“这是一台铣床。”团队成员郭鑫垒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原来铣床一开始只能用回转对称工艺加工圆柱形镜体。“如何赋予它更多的功能?”经过半年的研究,郭鑫垒和两名团队成员苦苦思索,最终通过为铣床安装运行轴,独立编写设备软件,使铣床成功实现了各种异形镜体的铣削加工。
李岩对记者说:“每一道工序,都有我们自己开发和编写的改造。这支高知队每年要承担20或30个科研创新项目。
车间内颇具打眼的“智能机器人研抛平台”,是团队研发成果之一。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进口机床加工反射镜,但进口设备的接口是固定的,可以改变的工艺参数是有限的。此外,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外部维护成本非常高。”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李岩带领几名团队成员在五年内进行了数千次实验,克服了许多技术困难,最终开发了一个新的智能平台。
涂覆反射镜也是一个关键的加工环节。“我们专注于三个方向的技术研究,以提高表面反射率为目的的高反射膜;改性膜的目的是提高镜面的可加工性能;过滤膜的特点是调制光谱。”该项目的R&D领导人马赫表示,基于一系列关键成果,他们今年可以独立生产涂层过程。
聚成一团火
“每个人都年龄相仿,兴趣相投,都想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谈到团队管理,光学加工团队所属的光学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艳杰博士看起来很放松:“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团队,我要做的主要是尊重和协调,努力为成员的成长铺平道路。”
李艳杰告诉记者,公司有很多科研项目,为员工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如果你有想法,你可以主动申请项目,成为项目负责人。同时,对于科研岗位的员工,公司每年都会根据论文、专利、项目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在这种机制的鼓励下,大多数员工“不用鞭打自己”。
近年来,光学加工组有很多新员工。为了帮助新人尽快成长,老员工精心指导新人一起做项目和研发。团队还积极开展“人人上台当讲师”活动,每周六组织集中培训。
2020年加入公司的朱锋告诉记者:“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不熟悉,遇到了很多困难。是团队里的‘老人’给我讲了原则,帮助我顺利完成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加工过程中偶尔会出错,大家不会互相抱怨,而是一起讨论问题是怎么出现的,集思广益总结经验教训,互相鼓励,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加入公司3年的伊力奇非常喜欢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的工作氛围。“和这样的伙伴一起旅行,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动力。”
“每次看到自己打磨的镜子从浩瀚的银河发回清晰的图像,大家都感到兴奋和自豪。共同的职业追求,让我们愿意拧成一根绳子,聚成一团火,为推动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李岩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