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沈阳机床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作为制造业"母机",机床业一度被认为是国家的重器。
而且在这一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名字——沈阳机床。
这是中国机床工业的杰出代表,新中国第一台车床,第一台数控机床众多"国家第一器"由此诞生。
在2011年,它以27.8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登上了全球机床企业的首位,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不过,就在它达到顶峰的短短八年后,这位昔日霸主却面临着破产重组的命运。
2019年,法院裁定进入司法重组程序,其巨额债务负担不堪,沉重的历史包袱压在这百年央企的肩上。
那么,这个行业巨头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变迁?让我们一起走进沈阳机床的兴衰历程,窥视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
1、从"一穷二白"到"十八罗汉"第一:历史积淀的积累很大。
沈阳机床的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修建了南满铁路,并在沈阳设立了南满铁路生产中心,这是沈阳机床的前身。
那一年,无数中国工人在这里忍辱负重,受到日本人的残酷压迫。
谁能想到,半个世纪后,这里竟然成了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
一九四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沈阳,随后接管的铁路工厂,成为新中国机床工业的起点。
一九五三年,沈阳第一机床厂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机床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党中央制定了",以便尽快改变这一状况。;一五"该计划确定了156个重点建设项目。
沈阳机床厂就是其中之一,肩负着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设备的重任。
在施工初期,条件非常艰苦。
很多车间都是临时搭建的工棚,设备非常简陋,许多工序都要靠人力来完成。
但是,在党的启发下,广大员工充满活力,发扬"三种风格",战天斗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九五三年,沈阳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车床,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技术封锁;
一九五八年,首台万能铣床问世,填补了国内精密机床的空白;
一九六○年,首台摇臂钻床下线,刷新了国产机床的精度记录;
一九七四年,沈阳出现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中国机床进入数控时代...
每一个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见证了新中国机床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到20世纪80年代,沈阳机床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品种最全的机床生产基地。
在此期间,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在这里成长起来,成为中国机床工业的中坚力量。
一九八一年,国务院确定了18家机床行业的重点企业,沈阳机床厂位列其中,成为中国机床行业的领头羊。
沈阳机床和其他十多家国有机床企业一起,在下一个计划经济时代,被称为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占据了国内机床市场的一半。
能够分配到沈阳产的机床,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各地的荣耀。
2、辉煌与隐忧:市场化转型中的盲目扩张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一股市场经济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
曾引以为豪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各种弊端。
安于现状还是勇于改变?这个时代命题摆在包括沈阳机床在内的国企面前。
当时沈阳机床厂,规模庞大,分工细致。
从铸造、锻造到热处理、装配,企业内部有多达20多个车间,种类齐全,配套齐全。
这种大而全的布局无疑是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实力的象征。
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枷锁。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体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沈阳机床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开始了一场伟大的自我创新实践。
一九九五年,沈阳机床厂改制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向集团化、股份制的现代化企业转型。
从传统的机床制造向机床及其工艺、数控系统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支持下,沈阳机床抓住机遇,开启了辉煌而具有挑战性的扩张历程。
2002年,沈阳机床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成为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先后合并了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等多家国内同行。
沈阳机床于2004年再次投资17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著名机床公司希斯,开始了国际化扩张。
同时,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产能扩张。
2005年,沈阳机床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1000亩土地,总投资超过30亿元,启动建设面积70万平方米的沈阳机床工业园项目。
2007年,这个集R&D、生产、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建成投产,年产1万台数控机床,成为亚洲单厂规模最大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产能的迅速扩张,为沈阳机床赢得了辉煌的业绩。
特别是在本世纪初的黄金十年里,中国经济腾飞,下游制造业蓬勃发展,带动了机床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依托强大的生产能力,沈阳机床抢占了大量的低端机床市场,产销创下新高。
到2007年,沈阳机床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0亿元,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可以在一片赞美中,一些细心的观察者已经嗅到了危机的迹象。
在表面的辉煌下,隐忧逐渐积累。
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沈阳机床的快速扩张得到了极大的实现。
为了追求政治成就,地方政府向企业下达了巨大的规模指标。
而且在产能集中释放的情况下,巨大的机床产量并未带来相应的利润,反而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
另外,沈阳机床的产品结构没有得到及时的优化和升级。
为了满足下游制造业的基本需求,沈阳机床在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里大量生产中低端通用机床产品。
但随着市场红利的消退和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中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开始上升,而沈阳机床却未能及时调整,错过了转型的窗口期。
2009年,沈阳机床营业收入近十年来首次下滑。
此时,在500多亿元的资产中,负债已经占到了40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一旦银行贷款和资金链断裂,整个企业将陷入危机。
不过,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伴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低端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外迁,传统机床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而且智能化制造、工业4.0等新兴理念的兴起,也引发了制造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数控、智能、网络化已经成为机床产品升级的新方向。
沈阳机床在这一变革中没能抓住机遇。
多年形成的"通用机床"路径依赖,以及制度机制的制约,使其难以及时调整战略,错过了转型窗口期。
因此,昔日辉煌的行业龙头,在中国工业复兴之际落后。
3、转型困难:核心技术受制和商业模式不清
在内外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沈阳机床开始寻求转型。
自2010年以来,企业一直致力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i5数控系统的研发,耗资超过30亿元。
I5系统集智能、互联、物联等多项前沿技术于一体,被视为煽动产业变革的利器。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i5作为一个全新的数控系统,在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由于缺乏成熟的工业生态支持,i5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适应性不足,导致产品迭代缓慢,稳定性低,一度受到用户的批评。
与此同时,国内高端市场仍然被国外品牌垄断,沈阳机床想要撼动自己的地位并不容易。
除i5系统外,沈阳机床还力推"共享机床"商业模式,希望通过产能共享盘活存量资产,解决产能过剩危机。
但是,在复杂的现实条件下,这种模式也遭遇了"水土不服"。
因为下游制造市场持续低迷,共享机床的开工率难以提高,难以实现盈利。
而且持续的资金投入,又加剧了企业本已沉重的债务负担。
4、打破后立?过去霸主的自我创新
2019年8月,面对债台高筑的危机,沈阳机床最终选择了司法重组"断臂求生"的道路。
有一段时间,过去行业龙头的衰落,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沈阳机床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机床产业又该何去何从?它已成为这一行业面临的时代问题。
沈阳机床的困境客观上是多重矛盾交织的结果。
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转型升级,传统的规模驱动模式不可持续。
而且微观层面上,企业在战略决策、制度机制、人才激励等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错过了转型窗口期。
危机常常包含转机,通过这次重组,沈阳机床能否破茧重生?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未来。
高端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工业母机"领域无法独立控制,"2025年中国制造"战略很难落地生根。
破局之道,在于创新求变。
在政府层面,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战略产业领域,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企业层面,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转型,抓住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机遇。
与此同时,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机制,使企业焕发活力。
百年风雨,潮起潮落,放眼未来,中国机床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金融杂志,拯救沈阳机床 中国机床龙头破产来龙去脉
连续12年扣除非净利润的中国经营报告为负。 解决沈阳机床盈利难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