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吧?那一年,秦始皇修建了七年的长城,但我们国家的“绿色长城”建设,到目前为止还在继续45年,还没有停下脚步。
今年,内蒙古是“三北”工程的重点,截至三月二十日,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
说到内蒙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辽阔的草原。但事实上,内蒙古四分之一是沙漠,包括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因此,治理内蒙古的沙漠,是“三北”新项目的第一步。与传统的防沙治沙不同,新开工项目也与发电相结合。。也许有些人会有疑问,治理沙漠怎么会与发电有关?
开工面积已达37.2万亩。
想了解沙漠与发电的关系,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什么是三北工程。80后和90后应该在之前的地理课本上知道。三北工程。
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北,既有戈壁沙地,也有国内最大的沙漠,内蒙古的沙漠化和沙漠化最为严重。
三北工程,就是起自上世纪70年代生态治理系统项目。项目从1978年开始到2020年,已完成前五期。
目前正在实施的新项目是国家林草局批准的六个项目,规划期为2021年至2030年。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的结合是新项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月新开工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两大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以及河西走廊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区。
这三个主要地区,也是今年内蒙古治理工程的重点标志性工程。自3月份开工以来,内蒙古各地出动了66,000台机器和7200多台机器,开工面积已达到。37.2万亩。
根据计划,内蒙古今年将完成1500万亩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其中风电光伏的装机量将达到1320万千瓦。
除与发电配套实施外,防沙治沙中还将按照综合治理修复要求,在具体治理中做到因地制宜。
并非简单的一种,而是根据各地的情况,什么植物适合种植,什么植物适合种植。。除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外,还要考虑类型和密度。
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除了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也将逐步参与防沙治沙。慈善和公益治沙活动将进一步鼓励,多元化和多类型的投资机制将深入推进。
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防沙治沙的具体任务。参与治理活动“以工代赎”,奖金等治理费用按工时结算。
这不仅可以调动农牧民的治理热情,还可以促进基层农牧民的收入增加。当然,更关键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可以让治理的土地从现在开始更有价值。
如何将环境保护与发电相结合?
在风力发电装机能力方面,内蒙古在全国排名第一。内蒙古有巨大的风力资源。风力发电驱动的节能减排效益作为清洁低碳能源,与沙漠化治理相对。
并依托风电光伏工程,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植被覆盖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治理的优势。在光伏发电方面,这一点最为明显。
炎热的沙漠腹地,蒸发量很高,无法保存有效的水分,光伏发电正好需要这种巨大的光能资源。
一块块的光伏板架设后,不仅可以充分吸收太阳光,还可以为地面遮挡阳光,形成一个巨大的阵列。下面的土地不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水分的蒸发会明显减少。
白日蒸发减少,夜间温度下降引起的温差,凝结形成的露水也不会流失蒸发,而是从光伏板上滴落,再次返回地面。
日常生活中,光伏板也需要用水清洗,喷洒的水分,也会聚集在地上的沙子里。
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有利于水分的聚集,在每块光伏板下面的沙子和土地上,水分蒸发引起的沙化现象会被扭转。成千上万的光伏板连接在一起,巨大的沙子和土地会发生变化。
沙子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下一步可以在地上种植合适的植被。由于沙子中的水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植物的存活率会比过去种植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植物明显提高。
在没有植被的情况下,裸露的沙土可以稍微吹动沙土飘动,严重的情况是沙尘暴。而且植物一旦成活,在根系的有效束缚下,地面的沙子就不会轻易被风吹走。
当这些植被连接在一起时,沙子的固化会进一步增强。此外,安装每块光伏板时,下面的基桩还可以增加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固化沙子。
一系列草本植物,如树木、灌木、草籽等,生长在光伏板下,成活后枝叶茂盛,根系固锁沙土,也增加了地面的粗糙度。
这样,原来的沙质表面就会发生变化,即使风再大,也不会轻易刮掉地面上的灰尘。
沙子不能靠风移动,原来流动的沙子或沙漠会被锁住。一旦沙子固化,沙子的土壤会在植被的长期保湿下慢慢扭转。因此,防风固沙的治理效果已经达到。
坚持治理,未来红黄色的地表会变绿。植被在地表,光伏板在发电,风力发电机在高处运行,是一幅美妙的立体绿色画面。
对于农业专家来说,工程与生物方法相结合,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这不仅可以提高治理效果,而且可以转化为一种全新的生态理念。
围绕发电设备和植被的生长,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将在治理区逐渐形成。只要系统运行得当,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风沙灾害就会减少,直到消失。
从经济效益来看,原本沙化的土地毫无价值,发电项目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新的利润可以用于光伏板下土地的进一步治理。
所以在经济发展中也会形成良性循环的趋势,那些原本不被正眼看待的土地,从此也有了很大的价值。
因此,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工程的一体化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个项目在大力推广之前,已经有过成功的试行案例。
作为“陆上三峡”,库布其沙漠
2017年,国家能源局试点了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项目。
这里不仅有200万千瓦的发电项目,还有沙漠化治理的实验场所。根据之前的计划,处理的沙地面积将达到20万亩。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虽然荒凉无比,但光能资源却非常丰富。
统计显示,这儿一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3100小时,按照2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每年的发电量可达40亿度,减排的二氧化碳可达320万吨。
此前,2019年一期工程完成后,当时的发电量已超过9亿度,产值效益已达3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发电与治沙是同步推进的。那时候,国内几家电力巨头都参与了治理,每亩3000元的治沙资金,主要用于种植防护林和各种经济作物。
一期工程中,当地种植了黄芪、黄芪等中草药,部分地区还种植了抗旱红枣林。
植被稍微多了一点,裸露的沙子变成了绿色,各种啮齿动物出现在成片的草丛中。到2022年,综合治理的沙漠已经达到10万亩,试点项目取得了成效。
三峡集团的建设者也参与了沙漠腹地的发电,他们正处于荒芜的沙漠腹地,建立了一个“陆上三峡”。
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先将起伏不定的沙地推平,然后再设置固定光伏板的桩腿。在之前的项目中,未完全统计的桩腿数量达到了57万根。
桩腿固定后,安装了光伏板,数量惊人地达到了440万元。在施工过程中,周边地区也有序铺设防风障。
截至2023年10月,新一期工程中,光伏工程安装已完成,下一步就是固沙工程全面展开。配合撒种的无人机,在光伏场区均匀地播放21万斤各种植物的种子。
一个月后,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运行,原来的沙海变成了由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未来,它将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
防沙治沙将向纵深发展。
由于内蒙古各地的工程全部启动,原来的试点工程将迎来巨大的发展。例如在科尔沁沙地,今年计划要完成的综合治理规模要达到16.4万亩,新能源装机规模要达到110千瓦。
库布其沙漠已经完成了多个项目,今年的治理也将向深度发展。在光伏板下,优质牧草和中草药将进一步种植。
除种植植物外,下一步还要养鸡、羊等牲畜。由于动物粪便能进一步改善沙土,植被生长良好,治理效果将得到巩固。
此外,种植经济作物和饲养牲畜也可以增加当地收入,发电和农业和畜牧业将产生多重效益。目前,库布其沙漠已经提前建成了鸡饲养项目,第一批养殖已经达到5000只。
结语
由于春天的到来,库布其沙漠的光伏场将逐渐披上绿色的外衣。植被多了,沙子就固定了,今后每年向黄河流入的沙子将减少200万吨。
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也充分推动了当地农牧民的就业。项目建设期间,就业人数已超过1000人。
如今,治理的范围已经从库布其沙漠扩展到内蒙古,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无论是沙地治理还是发电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整个项目都会带动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全面推进内蒙古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新华社 2024年3月21日
《“光伏 治沙”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创新生态治理新模式 新华网 2019年11月20日
库布其光伏治沙的新亮点 海外版人民日报 2024年1月9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