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鸽现任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分析表征中心副主任、分析表征中心党支部书记。
马琳鸽(左)在现场与技术人员交流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表征分析与测试工作必不可少。虽然他们往往不是站在前台、接受鲜花和掌声的人,但在很多研究成果中,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付出。近年来,马琳鸽带领团队先后作为废弃环保催化剂金属回收和载体再用技术研发及工业示范、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大型煤电化基地固废规模化利用成套技术及集成示范”课题五“大型煤电化基地固废规模化利用与集成示范”、煤基新材料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等项目成员完成分析表征子任务,默默助推研发工作高质量发展。
“青年科技工作者身处这样一个奋发向上的时代,有责任响应国家号召,牢牢把握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职责”,马琳鸽说,“要在做好本职科研工作的同时,苦练内功,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出击,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研发工作的“眼睛”马琳鸽所从事的分析测试工作,是借助光谱、波谱等手段分析物质的成分、形貌、结构等。讲得通俗一点,在研发尤其是材料研发的过程中,分析表征手段就相当于是研发人员的“眼睛”。每种单一的表征手段都是“盲人摸象”,而把多种表征手段综合起来,就能对分析对象有一个比较立体、全面、准确的认识。很多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分析测试数据的有力支撑。
“分析表征中心是低碳院的分析测试支持机构,主要负责低碳院分析测试、方法开发、实验室能力建设等工作。”马琳鸽介绍,分析表征中心紧密结合国家能源集团和低碳院的战略目标从事研发支持工作。比如负责全院催化剂、新材料和聚合物、水、煤化工原料和产品等的组成分析、结构和性能表征,并提供分析结果报告等。
以聚烯烃为例,它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目前,核磁共振是唯一可以从原子层面得到其烃结构信息的方式。近年来,马琳鸽和同事在聚烯烃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工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提供支持,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再比如粉煤灰,通常被认为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但在低碳院,粉煤灰已经实现分级利用,“变废为宝”。“院里的领军专家常常跟我们说,不要一开始就把它看作是固废,而要把它当作一种材料来研究。这让我们很受启发。”马琳鸽说。近年来,她带领团队用多种分析表征手段开展了固废相关的分析测试工作,并陆续编制了一系列团体标准。
粉煤灰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粉煤灰的管理和利用。马琳鸽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一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虽然在粉煤灰中含量很高,但是不一定会完全释放到环境当中。比如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粉煤灰经过溶液的长时间浸泡,本体含量很高的一些有害成分几乎不会溶出。“因此不能单纯根据固废本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判断对环境会造成多大程度的污染或影响。”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推动粉煤灰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分析表征新技术不断出现,设备仪器更新迭代,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行业已经开始借助人工智能来进行数据分析。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为不同的研发部门提供支持。因此不断地学习,是马琳鸽对自己和团队成员提出的要求。她鼓励大家经常参加分析测试行业和相关应用领域的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动态,持续提升自我。
做好“中台”工作
马琳鸽介绍,低碳院坚持全院“一盘棋”,大力推动“前台”、“中台”和“后台”的内部协同。各研发中心是“前台”,协助各研发项目解决分析表征相关技术难题、提供分析方案的分析表征中心就是“中台”。“我们站在研发人员背后,通过各种分析表征工具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采访中,马琳鸽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曾有一位博士后开展一项关于二氧化碳吸附体系的研究,其中涉及机理研究,需要分析表征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以往通常采取的是光谱方法,但是光谱测试只是一个定性的方法,不能给出定量的结果。经过反复分析讨论,我们想到可以采取核磁的方法去研究。从二氧化碳吸附到脱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都进行取样、核磁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实验体系物种有了定性的认识。同时又针对这一体系开发了定量方法,对这个动态体系‘发生了什么’‘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都有很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这一机理做出比较深入全面的阐释。”后来相关实验结果发表在SCI一区的文章中,影响因子在13左右。
这只是分析表征中心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持的一个小小的例子,在工作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马琳鸽告诉记者,分析表征中心没有申请自己的研发项目,部门职责就是为低碳院的研发项目提供支持。马琳鸽带领团队先后作为废弃环保催化剂金属回收和载体再用技术研发及工业示范、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大型煤电化基地固废规模化 利用成套技术及集成示范”课题五“大型煤电化基地固废规模化利用与集成示范”、煤基新材料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等项目成员完成分析表征子任务。低碳院研发的费托催化剂,现在已经成功商业化,为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创效超10亿元,分析表征中心与有荣焉。因为在费托催化剂研究中,中心有3名工程师都投入超过一半甚至100%时间和精力。
采访中,马琳鸽讲到一组数字:分析表征中心有16名正式人员,在2023年完成了大大小小的分析表征测试近16000项,平均每人每年1000次。“无论是什么时间,在需要的时候要坚守在岗位上”,这是马琳鸽对自己和部门同事的要求。2023年,分析表征中心有2件第一发明人和1件第二发明人发明专利授权、3件第一发明人和1件共同发明人专利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6篇一作文章发表、17篇署名文章发表。
比起站在聚光灯下的“前台”科研人员,马琳鸽和她的同事,数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在“中台”,对此她并不觉得失落:“在从事分析表征工作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做的工作是什么性质,心态一定要放好。低碳院是一个工业研究院,科研工作的顺利、高质量开展不是依赖个人,而是需要不同职能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彼此信任、通力协作。‘前台’和‘中台’包容、开放,互相信任,各自做擅长的事情,各司其职,最终结果在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研究成果中有我们的贡献,这就足够了。”
兴趣是最好的驱动
马琳鸽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一位老师的有机化学课讲得生动有趣,别开生面。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马琳鸽对有机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支撑着她在有机化学的路上走下去,一直到取得了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回首自己的求学道路,马琳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驱动。
“要进入一个领域,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方向,首先要对它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如果一条路要走下去甚至走一辈子,兴趣是很重要的。而一旦选定了方向,就要从各个维度去系统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扎实。”马琳鸽说。
博士毕业后,马琳鸽一直从事化工产品的研发与分析支持工作。2012年,她入职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成为分析表征中心一名技术人员。还记得第一次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低碳院参加面试时,院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优美风景,让她印象深刻。入职后,马琳鸽也感受到低碳院的文化和氛围让自己迅速成长。“院里非常重视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一方面,院里有规定,将一定比例的预算或科研资金投到年轻工程师身上;另一方面,也给年轻的科研人员压担子。”
马琳鸽也从一名科研人员成长为中心副主任,走上了管理岗位。去年中心主任退休后,她开始主持分析表征中心工作。马琳鸽坦言,身份角色的转换,也一度让她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从一个唱戏的人变成了搭戏台的人,就要尽可能地把台子搭好。”
以“绿灯思维”推进创新发展
科研和管理工作“双肩挑”,马琳鸽的体会是:“困难和挑战一定是有的,并且随着研发项目推进不断变化。要尽力认清楚困难和挑战,列出待解决问题清单;梳理出解决问题需要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提出解决方案;整合低碳院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实施方案,并且根据实施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表征中心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低碳院各个研发中心,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务,是马琳鸽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为了工作衔接更加顺畅,她在部门内为各个研发中心均设置了一个对接人。对接人负责回应研发中心关于分析表征的所有咨询;提前收集项目组需求,及时做好软、硬件的准备工作,提高应对临时需求的能力。同时,对于研发过程中提出的分析表征科学问题,对接人负责协调成立工作小组、提供解决方案、跟进方案实施、沟通实施结果并得到项目组反馈,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问题闭环管理。
除了更好地为低碳院各研发中心提供服务支持外,马琳鸽还在思考,如何让分析表征中心走出去,站在更大的舞台,发挥影响力。
目前,低碳院分析表征中心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催化剂表征能力,同时也在加强波谱分析能力建设。马琳鸽介绍,“近年来分析表征中心增强了硬件方面的建设。这些先进的仪器资源不能只是在低碳院内部使用,还要在国家能源集团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一个央企,我们也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分析表征中心先后申请并通过国家CNAS、CMA等资质认证,与各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与国家电网等科研单位建立了深入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在更大范围内为科研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助推。
谈起未来的工作,马琳鸽有很多计划: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扩大队伍;保持硬件的领先性,更好地服务集团公司产业及其他未来产业科技创新;要持续加强标准化工作,多维度提升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科研工作中,要以‘绿灯思维’推进创新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敢想敢干敢首创,积极拥抱新生事物、运用新理念、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把分析表征中心打造成国家能源集团乃至国资央企中有特色的材料表征科研平台。”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陈晰编辑:华南[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5期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