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北方投资集团国际传媒教育研究院、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燕京理工学院、北京冠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协办,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北京蓝海听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声音产业的前景与展望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思想界、经济学界、传媒领域、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艺术界等界别的知名专家学者。论坛开始,燕京理工学院校长助理赵鹏发表讲话,他对各位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在当下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声音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部分,也在经历前景。国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颁发政策和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以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和应用。在大环境影响下,燕京理工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有责任让教育教学跟上人工智能步伐,以实现高水平产教融合,希望通过本次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声音产业的前景与展望的交流,使燕京理工学院的教育改革走上新的台阶。
随后,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委会理事长姚国强教授致辞。
姚国强教授表示,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渗透到各个行业,声音产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前景,这是一个机遇但更是挑战。因此本次论坛将会探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实现声音生产创新和发展。同时,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正在不断拓宽,声音产业的转型、声音产权的保护等问题急需解决,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在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等方面以把握住声音产业发展的脉搏。
接下来,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致辞。张院长表示,希望通过邀请声音教育产业领域内的专家人士来为声音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张院长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首先,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对声音产业的重要性,传媒学院过去开展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论坛,这为老师和学生们在教学学习方面提供了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第二,要加强学科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更好地把握声音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最后,专注声音产业的社会价值,关注人工智能对声音产业的影响,创造出更多对社会有价值的作品。他指出,希望本次论坛结束后,能够为取得丰收的成功,为中国产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AI 背景下的声音创新路径探赜》一一姚国强
之后由各位老师带来主题演讲,首先发言的姚国强教授提出了四点结论,分别为:电影声音艺术源于生活、电影声音既是艺术的又是技术的、电影声音作为艺术是科技高度发展的结果、ai技术为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随后,姚教授为我们分享了AI人工智能匹配画面声音的视频,引发人们思考,AI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配音演员。当下,AI人工智能匹配画面声音以及AI人工智能分离混录音源功能强大,教授为我们分享了AI的光谱层软件使用说明视频,表示AI完全可以将音乐分离干净,提出未来剧本由AI人工智能根据关键词创作;演员由AI人工智能根据关键词创作;语言由AI人工智能根据关键词创作;音乐由Al人工智能根据关键词创作;场景由AI人工智能根据关键词创作,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对策,表示要尽快开设声音艺术与技术交叉学科的专业,尽快培养AI人工智能技术和艺术专业人才,尽快研发AI人工智能声音制作技术和软件,尽快在电影声音创作实现AI人工智能技术。
《“Al+声音”与“声音+AI”的探索》一一杜远智
杜远智老师为大家带来AI与声音的的前景与展望,杜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分享进入智媒时代我们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结合近期的配音演员授权AI人声事件引出网友对AI的态度以及目前人们对AI的接受态度。表示我们要进行反思,“Al+声音”近是“声音+AI”?声音与Al的结合为声音产业带来了新的可能,“Al+声音”聚焦Al技术在声音领域的应用,而“声音+AI”则是声音数据如何与Al模型进行结合和互动。同时杜老师为大家分享AI生成的视频以及最近的新技术声优克隆人:基于声音的角色扮演对于声音不同特色,打造特殊的游戏和社交体验,使用户通过游戏化方式,和喜欢的声优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声音魅力。杜老师提出“AI+声音”清晰的授权是基础,行业的秩序亟需建立。杜老师觉得,面对AI,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当工具,当成共创伙伴可以为我们带来超人的创造力,或许这才是配音行业的出路。
《数智时代声音艺术的听觉兴盛》——曾志华
曾志华老师从三个方面来为我们分享自己对于数智时代AI为人们带来的思考和困惑。首先曾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技术驱动下内容生产的代际前景,同时从数智时代的声音艺术以及数智时代的听觉兴盛来展开讨论,表示只有附着了真实情感和温度的声音才是听觉兴盛的基础,才是专业赖以生存的空间所在!最后提出数智时代的生存与探寻,探讨我们该何去何从,表示我们要改变“三态”:心态、姿态、语态。表示“Al不会取代人,但一定会取代不会用Al的人”,同时AI正在以冲刺的速度跑着马拉松,所以我们要在使用AI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造力,最后曾老师为大家分享两句话:“Al是高水平播音员的低水平状态。最好的AI目前一定不如最好的人,但一般的Al不一定比一般的人差。”“AI的优点为我所用,Al的缺点用我所长。”来表达自己对待数智时代AI发展的态度。
《经典诵读作品的创新设计与呈现》——查谦
查谦老师表示,只要人类还没有灭亡,机器永远也无法替代艺术工作者,剧场不死,我们的创作就永无止境。首先查老师提出了舞台诵读作品整体呈现的实体四要素:文本、诵读者、空间、受众。提出我们所面对的不破不立的痛点:文本同质化,改编加工能力欠缺;语言表达样态单一,诵为绝对主体;语言表达=诵读作品;舞台表现手段单一。同时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立?”,查老师表示诵读作品是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设计与体验呈现。首先创作者要有志气,不走寻常路,向更广阔的文学作品宝库要选题;文本选择(改编)与演员选择并行;充分运用听觉元素:有声语言、音乐、音响;做好视觉设计:演员舞台调度,舞美灯光设计、服化道与后期剪辑与包装等。同时查老师以自己的指导获奖作品《父母爱情》和《城南旧事》为例,为大家分享听觉设计的三把兵器:有声语言、音乐、音效。以自己的指导作品《战地医院的绝笔》和自己的诵读作品《春江花月夜》为大家分享视觉设计理念。最后查老师老师以一句话总结分享“创作者即导演”,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总结和勉励,也希望各位同学可以朝着成为更好的创作者而努力。
《“耳朵经济”玩家IPO背后的AI革命》——刘欢
刘欢老师为大家分享AI为喜马拉雅带来的赋能层面的调整。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拥抱AI,“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大家分享各大企业在拥抱人工智能上作出的努力,最后鼓励同学们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可以多尝试,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在AIGC时代如何找工作的话题。
《AI时代下声音权益的侵权场景与应对策略一一全国首例“AI 声音侵权案”的启示录》——刘嘉明
刘嘉明老师为大家分析我国首例Al声音侵权案件,围绕着这个案例,刘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权利是怎样在理念中建构的?权利是怎样在观实中运行的?权利是怎样在个案中捍卫的?为大家带来防止声音侵权的解决方法。
燕京理工学院校长助理赵鹏、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为姚国强教授、曾志华教授、姜燕教授、查谦教授、吴向阳教授、宋法刚教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AI趋势下视听内容生产的融合创新》——段鸥鹏
段鸥鹏老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趋势下视听内容的融合与创新。他形象地把人工智能比喻为电子大脑、一个永不停止学习的小孩。接着,他从音频分享、声音复刻——内核音色、音色转换、音色融合以及文本处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他也为我们讲解了AI和人工成本的比较以及时间成本的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配音的实际利益呈现出三种趋势:降本增效,扩大声音的想象空间,以及平台制作侧应用场景的不足。
《“AI+有声书”赋能中国文化乘风出海》——郭阮晗晴
首先,郭阮晗晴老师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究竟何为AI+有声书?”并阐述了她的独到见解,她坚信这绝非两者的简单堆砌与叠加。随后,她深入剖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情况,尤其对东南亚与泰国的网文市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强调了中国小说题材在这些国家市场中的巨大占比,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最后,她对AI有声书的未来趋势与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无限可能的美好蓝图。
《中之人背后的声音营销创新》——翟薇淇
翟薇淇老师以数字虚拟形象人物产业IP的孵化过程为脉络,深入剖析了诸如MANTA虚拟男团等具体案例,并重点介绍了娱乐直播互动型虚拟形象许安一。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实例,翟老师不仅详细阐述了中之人的发展历程,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展现了中之人所蕴含的丰富价值与无限潜力。
《真实与虚拟:探索叙事类播客与AI的共生可能》——徐悠优
徐悠优老师指出,叙事播客历史悠久,在中国,特色播客尤受欢迎。目前,叙事播客的声音引人入胜,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与代入感。例如,恋老等议题不易理解,播客通过筛选关键词、融合情绪、声音和音乐,打造优质收听体验,获得好评。但AI发展存在局限,如创意和故事深度发掘,及表达复杂情感的问题。因此,她认为未来数字虚拟人行业,特别是二次元领域,对声音人才需求大。她期待学校培养更多声音人才,一起探索、成长,推动行业长远发展。
《音频场景应用的终端技术创新》——郭鹏飞
郭鹏飞老师以中国声音为切入点讲述音频场景的终端创新。目前中国声音的现状面临版权保护、内容质量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其次,音频场景的创新通过声音盒子来创作出模拟声音,AI作曲,以及声音模拟艺术,通过对声音的音色、干湿比例、音调、升高频率分布几个方面进行声音识别模拟。最后,郭老师强调声音是灵魂,AI并不会去代替掉某个工种,我们需要的是去利用它帮助我们做一些有创新和技术含量的事情。
吴向阳院长表示,AI对艺术领域特别是配音和动漫的“入侵”严重。他讨论了AI的好处,如快速确定方向并辅助创作,但也提到AI创作仅为数据生成,缺乏经验主义与人类情感。他强调,若仅依赖数据整理,人类将失去创新。人的情感和创意无法被AI复制,这些都是偶发的、无中生有的。因此,在人工智能中,这些元素永远无法产生。
宋法刚院长发言,并邀请大家思考:艺术是技术还是纯粹的艺术?他强调,艺术若无技术支撑,艺术学校便无存在意义。深度人工智能让我们觉得媒介如同人体延伸,具备神经。要发明更好的服务工具,需符合人类想法。以人为本的工具更能满足大脑需求。但悖论在于,服务性越强的工具越像人,可能冲击人的独特性。因此,哲学上产生真实与虚拟的对应关系。人工智能虽是虚拟,却营造真实环境。艺术需形式呈现,是技术的反思。对学生而言,创新理念和思维对艺术追求及指令发出能力更重要,教学任务压力大。
姜燕教授最后发言,她提到,作为一个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她的学生曾问过她这个问题:我们会不会被AI取代?姜老师表示,认可AI的存在,但是它的存在,并不一定能完全取代我们人的这一部分能力。你对世界的观感,以及你的经历和经验主义的东西非常非常重要。然后你再去运用这些,用艺术去反哺艺术,最后回归到真正的艺术创作本身,以及我们能共同营造的一个氛围、一个生态环境。
在互联网快速前景与传媒行业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传媒学院未来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创新性思考和全新的视野。张炜院长表示,将组织全院教师进一步学习本次论坛的研讨成果。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声音产业的前景新机遇,学院将积极创新,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时代的融合,加强与相关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不断培养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应用型传媒人才。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如有侵权或其他异议,请联系15632383416,我们将尽快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