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往返亦庄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开放测试,一路上途经三环、四环、五环、京开高速和大量城市道路,更第一次驶入三环内,路况更复杂、车流量更大。
记者近日体验时恰巧碰上无人驾驶汽车在左转掉头时连续遇到“加塞”车和突然穿行的摩托车、自行车,它能应对吗?
挑战1:
掉头遇“加塞”和摩托穿行
从亦庄去往南站的一路途经博大路、四环路和马家堡西路、开阳路;返程则大部分在三环路、京开高速、五环路上行驶。相比而言,返程更具挑战性。
第一个挑战就在南站幸福路与开阳路交叉路口。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在该路口向东行驶几百米,再左转掉头。这个路口人多车多,且随时有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穿行,第一时间“看”到并做出反应是无人驾驶汽车必须要做到的。
左转掉头时,无人驾驶汽车提前打出转向灯,车速减慢,但刚转了半圈,排在身后的出租车便提前“加塞”开始左转,紧接着后方又连续转过来了两辆小轿车。无人驾驶汽车则全程选择避让,“伺机而行”。几乎同时,左后方的学生骑着自行车、外卖小哥驾着摩托连续驶来。速度很快,无人驾驶汽车依然第一时间作出刹车反应,避让之后才继续行驶。
“司机视野看不到的,它也能捕捉到。”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车内的安全员冯强紧盯着周边的动态,但手依然踏实地放在腿上,“这种情况见得多了!”
挑战2:
三环堵车 如何更换最快车道
返程途中,繁忙的三环路稍有拥堵。更考验“眼力”和“脑力”的是要在繁忙的车流中找出最好走的道。
冯强眼前,三条车道上的车流量相差不多。但屏幕上隔一会就会提醒:正在计算更优路线。这是因为自动驾驶系统通过对周边路况的观察,寻找到了前方车更少、速度更快的车道。接着,它会观察后方来车,找准时机、流畅变道。
挑战3:
安全员全程未接管
汽车自己“跑”的过程中,安全员冯强要“眼观六路”,以防出现紧急情况。过去5年,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版图逐渐扩张,他最初与自动驾驶汽车在亦庄测试,去年驶向大兴国际机场,最近又进入三环、到了北京南站。
“与过去相比,车多了、也杂了,甚至会突然冲出一辆电动自行车。”有时候冯强刚反应过来,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减速停车了。
当天路况较好,记者乘坐自动驾驶汽车不到1小时就抵达北京南站立体停车场。“全程行驶都很平稳,安全员一次也没有接管。”冯强每次都要详细记录汽车的行驶状态,后台的技术人员也会实时监测系统,甚至连汽车自己“踩”几次刹车都要一一分析是否平稳。
挑战4:
精准快速识别
车刚刚从博大路驶入四环时,并没有急着向左变道,而是先减速,又停了几秒钟。这时,后方连着两辆小轿车飞速驶过,它才开始变道。这是因为,自动驾驶系统提前观察到后方有车辆驶来,车载电脑屏幕上连这些车辆行驶速度都识别出来了。
无人驾驶汽车要准确快速识别出行人、标志和不同车辆。比如马家堡西路上有一段限时公交车道,在下午2点的非高峰时段行驶到此时,其他车道车辆较多,无人驾驶汽车毫不犹豫就进入该车道。冯强解释:“它不仅知道这是公交车道,还能知道几点能走、几点不能走。”
汽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既要依靠各种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的“眼力”,又要凭借系统和算法的“脑力”。“装在车上的一系列传感器,可以帮助车辆看到周边200米范围内的路况。”率先开启南站自动驾驶接驳测试的小马智行公司北京运营负责人苏子晴解释。
挑战5:
环路+高速 上演“加速度”
返程时,在五环和京开高速上还能体验到更快速度。特别是在车流较少的南五环上,车速更是一度逼近100公里/小时。据悉,测试过程中,无人驾驶汽车往返全程限速都与普通车辆一样,并无降速要求。
“复杂丰富的测试环境提供了更多真实道路和场景数据,帮助自动驾驶更好提升技术能力。”苏子晴说。目前,亦庄往来北京南站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处于测试阶段,近期有望开放载人,开放后市民便可提前预约体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