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深海是人类难以征服、极其向往的地方。
与太空相比,人类对深海的征服显然更加顺利。
即使是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人类也已成功地通过潜水器坐下。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10909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
然而,随着对马里亚纳海沟的征服,随着对它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出现在11000多米的深处...
超过11000米的深度是什么意思?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超过11000米,简单地说,你可能没有一个概念。
但如果我们把世界最高峰,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扔到马里亚纳海沟,整个珠峰都会被淹没。
您是否能很好地理解这个深度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这只是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要探索马里亚纳海沟,人类最难的就是克服海水带来的压力。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它扔进一个空铁盒子里,如果这个铁盒子能按照预定的设计一直掉到海底,那么它可能只会掉到几公里的深度,它会被海水带来的强大压力压成铁皮。
太夸张了。
按压力计算公式P=ρgh,通过将海水密度和海洋深度带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11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力:
P=ρgh=1030kg/m³ x 9.8N/kg x 11000m=111034000Pa
最终计算出的压力约为1.1亿帕。
而且我们生活的环境,大气压力大约是101千帕。
这种压力大约是大气压力的1000倍。
所以,如果我们把普通人扔进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底,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就等于几千头大象压在我们身上的压力...
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人类
虽然马里亚纳海沟对人类来说充满了危险,但是好奇心仍然让人们无法抗拒它的诱惑,愿意冒险去探索它。
马里亚纳海沟是人类最早于1960年征服的。
那时,用来征服马里亚纳海沟的潜水器,是皮卡德父子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迪里雅斯特号。
一九六○年一月二十日,美国两名海军乘坐迪里雅斯特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海面下海,花了4个小时零43分钟,最终成功地坐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深度达到10916米。
这种深度一度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一记录,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打破。
一九八四年,日本科学家通过高能专业探测航具“拓洋号”,找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到底有多深。(Takuyo),最大深度约为11040.41米,成功计算。
在我们的认知中,海洋生物很难在2000米以下的海洋中生存。因此,在11000多米的深度下,海水压力太大,不再适合任何生物生存。
但是,通过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的认知似乎存在一些错误。
由于,在马里亚纳海沟,科学家们甚至在8000多米深的海洋深度中发现了特殊的海洋生物。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海洋生物叫做狮子鱼。通过观察狮子鱼的形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头很大,眼睛很小,没有鳞片,看起来像一个粉红色的肉球。
它们之所以呈现这种外观,主要是为了适应如此深厚的深海环境,不断进化。就像我们常见的带鱼一样,它们进化出特殊的扁平体结构,以适应深海环境。
狮子鱼的出现从侧面证明,也许在更深的海洋深处,有一些特殊的海洋生物还活着。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它们,但我们只是没有找到它们。
科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
然而,在研究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特殊的新生物和另一种东西,但他们真的很震惊。
也就是说,在万米深的海洋深处,科学家们实际上检测到了微塑料颗粒…
许多人可能认为塑料密度低,所以即使被扔进海里,也不会沉入海底,更不会沉入数千米的深海。
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塑料的密度都很小,塑料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有些塑料的密度也很高,所以,它们被扔进海里也会像石头一样,沉到底。
另一方面,塑料,尤其是直径小于2毫米甚至更小的微塑料颗粒,也会与海洋中的一些生源颗粒结合,或者被海洋生物误食到体内,从而被带到更深的海域。
这种微塑料颗粒在马里亚纳海沟11000多米深的海洋深处被检测到。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彭晓彤研究员团队对马里亚纳海沟的微塑料颗粒进行了研究,并在国际地球化学顶级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
结果表明,在马里亚纳海沟5108米至10908米的深处,深海表面沉积物中,每升海水中微塑料颗粒含量约为200至2200。
而且在2673米至10908米深度的海水中,微塑料颗粒含量也可以达到,每升海水中有2.06至13.51个。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制造的塑料污染甚至威胁到马里亚纳海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很难想象其他海域的污染是否比马里亚纳海沟更严重。更难想象微塑料颗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那是科学家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而且很难通过人力手段解决甚至逆转…
参考资料:《Microplastics contaminate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world’s ocea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