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6月15日电(记者王怡静)一个大炉子,可以将煤“变成”气体,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它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六安化工机械集团生产车间,随着焊接产生的火星,记者看到了这个名为“晋华炉3.0”的“大家伙”,身高约30米,体重超过500吨,腰围约5米。

六安化工机械集团晋华炉设计负责人贾雷告诉记者,这个“大家伙”并不挑食,可以消化高灰分、高灰熔点、高硫煤,解决了煤气化工行业长期存在的痛苦和困难,可以回收燃烧反应产生的蒸汽,非常高效节能。

为什么这个大炉子“点煤成气”?  第1张

晋华炉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王怡静 摄

2001年,六安化工机械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始了煤气技术和设备研发之旅。2006年,第一代晋华炉(“晋华炉1.0”)问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贾雷表示,煤的气化从根本上说就是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炉内需要达到很高的温度。金华炉1.0采用耐火砖炉,使用寿命短,因此成本较高。对此,团队将耐火砖改为水冷壁,相当于在炉子外面套上了一层‘保护罩’。与第一代相比,2011年“晋华炉2.0”投产使用,维修费用大幅降低,设备运行更稳定,煤种适应性更广。

“后来,我们想利用气化反应后的余热,于是‘晋华炉3.0’应运而生。我们在‘晋华炉2.0’的底部直接连接了一套辐射蒸汽发生器,可以回收蒸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贾雷告诉记者,该团队正在开发“晋华炉4.0”,希望新一代产品能够实现原材料的全热回收和多样化。

“我从事技术工作,我知道发展的核心力量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应该不断更新产品,让重型设备更加“强大”,拥有更多的“智力创造”力量。”贾雷说。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