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竞速  新赛道无人驾驶 第1张

纵横分布的滨海湾智慧路网。

滨海湾竞速  新赛道无人驾驶 第2张

滨海湾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服务于智慧城市管理应用开发。

滨海湾竞速  新赛道无人驾驶 第3张

客商在鲸泰健康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尝试体验“呼吸哑铃”。

滨海湾竞速  新赛道无人驾驶 第4张

东莞首批无人环卫车在滨海湾上路测试。

近日,东莞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车驶上滨海湾街头测试,精准地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行驶,将路面垃圾收入“囊”中;未来,自动驾驶无人巴士能自如穿梭于滨海湾文体公园、滨海驿站等各大景点之间,为游客提供出行便捷服务……过去这些在科幻电影未来感满满的画面,正在东莞滨海湾变成现实。

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信息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关键载体。作为东莞的“未来之城”,滨海湾正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这一充满潜力的未来产业,依托丰富多样的运用场景、日渐完备的产业链基础配套,“抢滩”万亿市场新蓝海。

打造未来之城,滨海湾“无人驾驶”已然按下加速键。

撰文:刘婉馨 郭文君

策划:郭文君

滨海湾宣供图

无人驾驶“驶入”城市日常

6月中旬,滨海湾携手文远知行公司推出的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车(下称“无人环卫车”)一经“登场”,便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这个拥有着“智慧大脑”的环卫车是中国首款前装量产无人驾驶环卫车,搭载文远知行自研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不仅能为城市提供道路清扫、洒水降尘、喷洒消杀等多种环卫作业服务,感应到行人或车辆靠近时还会及时主动避让,“从容应对”各种道路场景,投入运营后将覆盖滨海湾超85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

走进滨海湾文体公园停车场,外形极具“科技感”的11台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车整齐排列,在它们的后方,是三台“能量补给站”——智能充电桩。当结束一天忙碌的清扫,无人环卫车便可自己“回家”,自主升斗完成垃圾倾倒、自动返航充电。

除了环卫公共服务领域,自动驾驶旅游观光服务试点也正在滨海湾加速落地。7月下旬,两辆自动驾驶无人巴士(下称“无人巴士”)有望在交椅湾板块开展道路测试,为市民在滨海湾观光游玩再添出行新选择。如今在滨海湾,“无人驾驶”不再是一个充满未来和科技感的词语,而是逐渐“驶入”日常生活。

发展“无人驾驶”,“车路云”协同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滨海湾在测试路段、测试运营、测试牌照等方面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旅游观光、城市保洁两大领域应用项目先行先试。

目前,滨海湾已建成开放超25公里的智慧化道路、智慧灯杆1200多根,挂载公共服务设施超过8366套,由“点”连“线”延伸辐射整个交椅湾板块,并依托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滨海湾智能城市数据中心等平台,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车路云协同,对道路上行人、车辆、天气信息等进行全方位感知,为智能网联车示范应用的研发、测试和应用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数据运营支持。

“滨海湾智能城市数据中心承载了26个业务应用系统,连通9张专网和1.5万个应用终端,支持已开发的34类AI视频算法和5类道路决策数据分析主题的运算,能让智慧道路和市政道路综合治理‘一网统管’的运行更加稳定高效。”滨海湾智能城市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中心能够高效服务于智慧城市管理应用开发,车端和路端收集到的信息还会被传输到云控平台,让行车更智慧更安全,“聪明车+智慧路”一体推进的优势正在显现。

为了营造一个更为安全、智能的行驶环境,滨海湾正同步推进5G通信微基站、路侧设备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车辆网络连接的高速稳定,从而将进一步提升无人驾驶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智能交互,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智能网联汽车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科技,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竞逐万亿级产业风口,全国各地纷纷抢抓机遇积极布局。

东莞也“乘风而上”,大力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要打造国内知名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示范区,支持龙头企业向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去年9月,东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先行先试示范区落地滨海湾,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各种运用场景,为推动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走在行业前列提供“实战”经验。

生态企业星罗棋布,如何抢抓无人驾驶的“赛道风口”、迅速集聚产业,打造东莞乃至全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滨海湾给出的答案很明确: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吸引产业集聚、培育产业生态,上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飞驰人生”。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包括汽车制造、通信、电子、软件等多领域行业的协同合作。“东莞产业链核心硬件制造、车联网配套优势突出,工业应用场景丰富。依托东莞先进制造基础和科技创新平台赋能,滨海湾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及未来商业化运营具有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敏表示。

锚定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滨海湾已重点集聚了OPPO、vivo、小天才等一批智能终端龙头企业,正在打造更具湾区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总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磁吸”效应逐步释放,将吸引人工智能中上游先进制造企业、下游智能应用企业集聚,为滨海湾抢占智能驾驶赛道搭建产业生态。

“滨海湾云集了一大批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具备布局跨终端万物互联的优势条件。”文远知行智能环卫项目负责人朱迪表示,真实应用场景的数据经验积累与产业集聚将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提供硬件基础与产学研结合支持。除了无人环卫和无人巴士项目外,文远知行还计划在滨海湾组建国内技术领先的Chat GPT标注中心,开展自动驾驶相关大模型数据标注业务,并充分利用大湾区大学、广深周边城市高校资源,以高质量标注数据推动更多自动驾驶应用安全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百度Apollo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汽车在滨海湾上路测试。互联网巨头与汽车厂商导入自动驾驶领域创新应用场景,也将吸引更多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头部企业集聚滨海湾。

逐步开放智能驾驶重点应用场景

随着众多智能汽车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一场关于“无人驾驶”的“角力战”正在各大城市蔓延。

周敏认为,广州、深圳等城市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探索,滨海湾布局“无人驾驶”新业态时可积极借鉴,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与广深无人驾驶产业错位发展,以建立合作机制、共享研发资源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周敏建议滨海湾逐步扩大5G基站和路侧单元(RSU)的部署范围,强化基础设施与5G网络、北斗定位系统的协同部署,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

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分院院长朱俊华看来,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将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赢得主动的重要抓手。“东莞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上已有规划,滨海湾可加大在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的投入,依托链主企业加强对零配件供应商的招引和培育,积极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打造‘车-机互联’生态,推动东莞从‘手机之城’转向‘智车之城’。”朱俊华说。

面向未来,滨海湾围绕“智车之城”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部署:编制全新的产业总体规划和扶持政策,重点聚焦传感器、激光雷达、RFID技术、通信元器件信息交互终端、算法等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全面融入智能驾驶产业全链条。

此外,滨海湾还将对接香港AI人工智能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强化在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技术与标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优良的产业协同环境将更能为自动驾驶领域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沃土。

朱迪表示,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加灵活、包容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技术研发、测试运营、创新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他建议,滨海湾进一步扩大道路测试范围,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测试、应用场景拓展和落地,力争为市民提供更多实实在在、高效高质的无人化服务。

未来,滨海湾也计划逐步开放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无人配送物流、无人驾驶特种作业等一批智能驾驶重点应用场景,加快培育滨海湾“无人驾驶”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相关

滨海湾构筑“双创”引力场

初创科技企业纷纷抢滩

近日,滨海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下称“双创社区”)唯一一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的公司开业,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活力蓬勃。而在更早的3月,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高调”进驻,推动四个台湾青年创业项目与双创社区达成意向签约……越来越多双创新力量抢滩滨海湾、勇闯产业新蓝海,为滨海湾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再添“一把火”。

投资高地:

区位优势叠加交通资源

2020年,鲸泰健康企业创始人蔡智华开始关注到呼吸锻炼的重要性,并由此开启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企业创新采用“透明瓶+负重块”的结构设计,研发了“呼吸哑铃”,让呼吸训练变得可视化、可量化。

为了紧抓这一市场机遇,企业将重心转向研发和生产,积极寻求生产落地资源。研发团队和技术资源都聚集在深圳的他们,自然而然瞄准了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完善的东莞。

为什么是滨海湾?

翻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图,东莞滨海湾新区处于广州、深圳两座超级城市中间,毗邻港澳。机场、高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资源密集,未来滨海湾站“三铁合一”,可实现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区位优势与交通资源叠加,为企业对接各类资源要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滨海湾出发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广深,创业的要素成本比广深要低得多。”在鲸泰健康创始人蔡智华看来,滨海湾区位优势突出且交通便利,有利于吸收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创新资源,非常适合“深圳研发+东莞生产”的初创公司进一步推动产品深化与落地。

在双创社区5公里范围内,OPPO、vivo、小天才、正中集团等一批“超级IP”赫然在列,涵盖高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产业发展势头气势如虹。

入驻企业深圳永利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总经理黄永樑认为,背靠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家底和产业链,滨海湾具备世界级城市集群协同发展的潜力,将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人才和资本,能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各类创新载体也在持续输出双创因子,加速创新成果在滨海湾转化。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自揭牌成立以来,已与腾讯工业云、广东工业大学等机构签约,并与8家头部科技企业达成合作,一头链接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创新资源,另一端与市场相连,成为指引创新方向的重要平台和催化剂。

成本洼地:

高性价比赋予成长空间

目前,滨海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已进驻企业30家。在热气腾腾的创新创业浪潮中,是什么让他们将目光频频投向滨海湾?答案很简单:高性价比。

滨海湾出台包括每年最高200万元研发投入补助、最高500万元的科技服务奖励等“含金量”十足的奖补,大力支持优质项目落户,无疑赋予了更多的“追梦人”机会和成长空间。

去年,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入选为广东省第二批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今年,市委台港澳办加大对滨海湾打造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优质资源与服务促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

去年10月,东莞市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迫切寻找新的办公场地,以支持他们日益增长的业务和研发需求。在众多选择中,他们把目光瞄准创新氛围浓厚的滨海湾。低成本的办公空间和优质的孵化服务供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初期成本,也让研发团队得以更专注于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除了办公空间零成本入驻,链接港澳优质科创资源也是吸引来湾创新创业的重要“卖点”之一。“便携式肌电传感器”项目源于香港大学并在香港科学园孵化,专注于便携式肌电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在进驻滨海湾之后,团队加快与东莞部分医院、康复中心对接,形成“研发在港、应用在莞”的运营模式。

近年来,滨海湾不断为创业青年搭建一系列交流交往平台,持续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智汇湾区,创造未来”2023台港澳侨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滨海湾吸引一大批优秀创业项目参赛交流的同时,还有效串联起创业载体、项目、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合作。同时,针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滨海湾还出台《关于支持港澳人才在滨海湾新区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大大减轻初创成本,助力港澳青年进“湾”发展、扎根于此。

筑巢引凤:

打造高品质配套设施与环境

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为了让创新创业青年“愿意来、留得住、有预期”,双创社区不仅建立了创新创业生态圈,更将目光投向了更高品质的配套设施与环境打造。

目前,双创社区已进驻党群服务中心、酒店公寓、银行证券、餐饮服务等配套设施,社区周边更是布局了滨海湾文体公园、滨海广场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高品质设施。

“滨海湾就像一座城市的新中心,服务供给和文体配套都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东莞誉友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孙誉倩表示,公司员工已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海边与绿地公园近在咫尺,为员工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运动休闲、散步放松的好去处。

今年9月,滨海湾未来学校将迎来开学,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正加速推进,国际医院、社卫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也在谋划之中……随着教育资源不断汇聚和重点项目的相继落地,滨海湾加快构建的便捷且高品质的“后勤保障”能极大缓解企业在创新创业时的后顾之忧。

未来,双创社区还将重点招引高端商业配套服务业,建设比肩广深的智能化、年轻化、品质化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天南海北的青年从“流入”到“留下”进而“融入”滨海湾。

随着科创力量不断崛起,滨海湾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新的引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