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群新时代的少年们正追随着上一辈科研人的足迹,奋发向上立足创新,传承科研精神的同时立志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今年在宝山区刚刚成立的上海川兮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就是这样一群少年们,平均年龄21岁的他们还是在校大学生,但凭借自主研发的电化学碳捕集和碳利用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为工业循环水效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此项国内首创技术也成功转化投入市场,打造了一款集成碳捕获和碳利用的电化学除硬装置,实现了硬度离子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协同管控,达成了减污和降碳的双赢。

宝山这个大学生团队首创成果成功投入市场  第1张

江山代代人才出,看今朝还数少儿郎

来到上海大学东校区的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记者看到一楼实验室里一个个“白大褂”正专心地摆弄着桌上的仪器,他们正是今天的主角——上海大学水质净化安全保障团队。目光上移,一个个“白大褂”却长着一张张稍显稚嫩的脸庞,他们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大学生,也是今年刚成立的上海川兮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宝山这个大学生团队首创成果成功投入市场  第2张

“我是2022年入校后跟着导师加入了项目组,2023年我们完成了中试,今年我们又成立了公司。”团队负责人张乐佳棋虽然还是个大二的学生,但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家颇具环保前景的公司创始人。提及他们的团队成员,佳棋指着实验室内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向记者介绍。上海大学水质净化安全保障团队成员来自环境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等不同专业,在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与实践经历的老师指导下,这群少年们优势互补,在最好的年华闪闪发光。

立足“双碳”目标,自主创新成国内首创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在2020年正式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碳捕获技术得到了商业应用,另外,作为工业第一“用水大户”,中国每年工业冷却循环水用量超过900亿立方米,但是结垢问题一直制约着循环水效的提升。基于这些现实问题,川兮团队成立之初,就选择了双碳和水循环中硬度离子去除进行研究。“得益于上海大学的全程导师制度,团队中的成员从刚上大一就跟着我一起选项目、做项目,在初次的交流中,成员们就展现出了对科研的极大兴趣和独特的想法。”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邓教授回忆道。

宝山这个大学生团队首创成果成功投入市场  第3张

在选定了研究方向后,团队成员一步一个脚印,在无数个日夜的反复试验中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一开始这个装置在碳捕集和循环水硬度去除中,不能很好地协调,后来我们在环境工程原理中找到了灵感,进行了独特的流场设计,最终装置能够实现碳捕集率达到90%以上,同时循环水中钙镁离子的去除也达到90%以上。”团队负责人张乐佳棋告诉记者,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了电化学碳捕集和碳利用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并基于这项技术研制出了一款集成碳捕获和碳利用的电化学除硬装置。

宝山这个大学生团队首创成果成功投入市场  第4张

装置主要依托于电化学技术,蠕动泵将待处理的循环冷却水通入除硬装置,进水口置于电化学装置的阴阳极中间,采用下进上出式“流化床”体系。气瓶中的二氧化碳从进气口通过气体扩散层均匀扩散至阴极,水界面水分子的还原反应产生局部高pH值碱性环境,能够充分溶解二氧化碳并去除循环冷却水中的钙镁硬度离子。经过一段水力停留时间后,处理水从置于气体扩散层和阴极之间的出水口流出,水中硬度离子得以高效去除。

“这个装置在国内外都是首创,并且它具有着成本低、泛用性强的一系列优点,特别能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新的控碳手段,帮助他们降本增效。”张乐佳棋告诉记者,该产品通过中试后主要面向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硬度去除,装置在反渗透浓水、养殖循环水、冶金废水等水处理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人行必有我师,师生间的“双向奔赴”让科研精神薪火相传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也很好地体现了川兮团队中导师与成员的关系,“双向奔赴”让彼此互相成就。“刚开始,是我带领学生进入了科研的领域,后续的过程中,学生带领我将我的科研进行一个转化。”邓宁教授有感而发。记者了解到,从选项目开始,邓教授就一直指导着成员们,这一路走来邓教授授业解惑但也从成员们的身上汲取了更多力量,看到年轻的成员立项、策划、创业、中试直到创立公司拉到订单,在惊叹于年轻一代的执行力的同时也欣慰于科研精神的代代相传。

宝山这个大学生团队首创成果成功投入市场  第5张

未来,我们要继续进行产品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并且要扩大目标客户群,也希望联系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帮助他们去解决碳排放问题,真正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双碳目标。”平均年龄21岁的团队成员们在心中许下了更大的梦想。

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希望更多学生能把科研写到祖国的大地上,实现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为我们国家的“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