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中国有实力加入北极圈抢石油大赛,北极圈将成为未来南海、中美的“主场”。

中国“极地”号破冰船

最近,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报道称,中国新一代极地科学考试船只(PRV)出现在广州,俗称“极地破冰船”,已正式交付给广州南沙区自然资源部。

破冰船最著名的任务是打破水面的冰,为其他船只开辟通行通道。这在寒冷地区的港口、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冬天。当水面结冰时,没有破冰船的帮助,其他船只几乎无法通行。

这次下水的“极地”号是中国第四艘破冰船,前三艘分别是“探索三号”、目前,“雪龙”和“雪龙二号”已在南极和北极执行补给任务,目前,“雪龙”和“雪龙二号”已在南极和北极执行。

900亿桶石油之争,中国走到了尽头,美方反应过来:南海不是主场比赛。  第1张

【中国“极地”号破冰船】


数据显示,“极地”号总长度为89.95米,宽度为17.8米,设计速度为15海里/小时,排水量约5700吨,续航能力为14000海里,可全球航行,一次补给能保证全船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总设计师蔡瑞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极地”号夏季可以进行极地和深海的科学测试,冬季可以航行黄海和渤海,进行破冰、海洋环境监测、海水测量、冰区搜救等任务。

中国的破冰船让印度非常羡慕。印度媒体表示,世界上有破冰船的国家不在少数。有破冰船的国家通常有结冰区。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但印度没有。印度去北极的航道都是借用俄罗斯的破冰船。因此,印度也应该建造一艘破冰船。

这种想法在印度已经不足为奇了,毕竟印度一直把中国当作“对手”,思想已被“中国有我也有要”所禁锢。

但是中国“极地”号破冰船下水,最担心的不是印度,而是美国

北极圈900亿桶石油

为何如此?大部分人对北极的印象都停留在“极寒”、“冰冻”、“无人区”等字眼上,但北极的价值却远不止于此。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冰洋海底北极圈内石油储量超过900亿桶,占地球总储量的13%。此外,还有未发现的天然气,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不言而喻,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北极之所以有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是因为北冰洋是一片被陆地包围的海洋,是一个死去的遗骸。经过时间的沉淀,它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900亿桶石油之争,中国走到了尽头,美方反应过来:南海不是主场比赛。  第2张

【北极石油资源开发】


北极离亚洲、欧洲和美洲都很近,北极的资源不是一个国家能独吞的。但是开发这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北极常年处于冰冻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破冰船尤为重要。目前北极资源还没有国家大规模开发,开发难度很大。这里只有三个国家主要竞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不同的是,美国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共同竞争对手,而俄罗斯有50多艘破冰船,包括7艘核动力船和4艘中国破冰船。美国在北极已经失败了。

900亿桶石油之争,中国走到了尽头,美方反应过来:南海不是主场比赛。  第3张

【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


未来中美主赛场不在南海,在北极

除资源竞争外,北极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开辟更近的路线。

从亚洲到欧洲,有三条传统路线,分别是苏伊士运河、好望角和巴拿马运河。与海洋相比,运河的运输能力不够强,中国走这三条路线属于“绕行”,运输距离更长。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中国沿海港口到北美东岸的航程可节省2000-3000海里。

要知道,现在中国90%的外贸都是靠海运的。北极航道开通后,中国的外贸成本会更低,届时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会发生变化,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尤其是北极圈,连接了东北亚和西北欧。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经济走廊,经济和战略的双重作用将得到充分释放。亚洲和欧洲的“接近”将对世界航运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900亿桶石油之争,中国走到了尽头,美方反应过来:南海不是主场比赛。  第4张

【中欧贸易海上运输港口】


至于美国,为了防止中俄在北极航道上占据优势,“独占”北极航道,美国务院去年单方面宣布,声称大陆架从北极、大西洋、白令海等地区的海岸线延伸到200多海里,以扩大美国北极的大陆架边界,声称大陆架从北极、大西洋、白令海等地区的海岸线延伸到200多海里。这些延伸大陆架的总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

但是,美方单方面扩大大陆架的做法,不会得到国际认可,中俄也不会允许出现类似的情况。

鉴于北极航道的重要性,可以预见,中美未来的“主赛场”不会在南海,而是在北极航道上。对于中国来说,在美国深陷俄乌、中东等多线冲突的背景下,这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在北极影响力的好时机。更何况实践证明,中国造船业的水平是无与伦比的,美国刚进入这场“竞争”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