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嫦娥六号返回器最近在预定区域准确着陆,工作正常,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本的国家。据媒体报道,从月球背面的古南极——艾特肯盆地收集的珍贵样本,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分析月壤结构,深化对月球原因和进化历史的研究。
这种研究将是中国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壮举。就在很多网友祝贺中国科学家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有媒体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这项研究应该在国内还是国外发表?论文用中文还是英文写?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用什么语言在什么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似乎是学术界的一个“争议话题”。一种观点认为,学者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研究资金,所以研究成果应该首先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公布,外国人不应该崇拜外国人未来不易的研究成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一,在国外顶级期刊上发表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学术地位,也有利于提高学者所在科研院所的知名度;第二,毕竟懂汉语的外国学者很少,所以中国学者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以上两种观点都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中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应该先在哪里发表,而不是陷入伪命题的争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第一,不同的学术研究及其科研成果,面向不同的学术群体。尽管科学研究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每个研究者都有特定的学术兴趣和专业知识。所以,尽管学术研究越来越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但他的科研成果只能面向特定的学术群体。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用什么语言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什么出版物上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不仅受制于科研工作的特点,还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受众;我们不仅要考虑国家的荣誉或国家的尊严,还要重视学术研究的国际化。
举例来说,关于中国经济或者中国改革开放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发表中文可以引起更多中国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鉴于月壤结构分析是国内外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前沿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在海外发表可能比在国内发表中文更好,至少可以迅速吸引更多国际科学家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地位。
第二,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考核制度,对科研成果的“出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制度不是万能的,但制度对科研工作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重视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学者之间的交流,还包括鼓励研究人员提交国际学术期刊。
诚然,国外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国外的学术期刊也不都是高水平的。然而,国外大多数研究人员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不容易。因此,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制度上逐步采取措施,鼓励研究人员在国外发表论文。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这种制度设计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研究人员首先会考虑在中国发表其重大研究成果的动力不强。特别是面对人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论文的奇怪现象,或者通过邮件问你是否要花几万块钱,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管理部门似乎更倾向于继续鼓励研究人员在国外发表论文。
第三,语言障碍对我国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制约可以忽略不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他们不仅能理解国际外语研究成果,还能用外语撰写各种学术论文或与外国同行交流。相比之下,绝大多数外国学者对汉语并不了解。所以,尽管有些汉语词汇的英译已经进入英语词典,比如Chang'e(嫦娥)、Taikong(太空)、Yinyang(阴阳)等。,但如果中国学者用中文在中国发表科研成果,外国同行必然面临明显的语言障碍,中外学术交流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我国研究人员有必要在海外发表研究成果。
最后,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管理部门和期刊编辑部门应为研究人员在中国发表研究成果提供刺激性的折扣和便利。比如在相关部门的干预下,各种相互竞争的期刊评价标准应该整合成一个可以与国际学术界外文期刊并肩而立的系统;期刊编辑部在录用稿件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受学者名气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应鼓励学术期刊出版双语版,甚至支持国家研究机构出版更多英语期刊。只有主管部门、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共同努力,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才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