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评论员澎湃 守一
最近,一个热门的网上搜索话题引起了很多讨论。一些博主发现,2011年微信刚发布的时候,安装包只有457KB,13年后的今天,安装包已经达到了257MB,“膨胀”了大约575倍。
虽然安装包相对于几百GB的手机内存空间来说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很多人可能会对微信在手机上实际占用的空间感到惊讶。各类缓存、聊天记录和文件,加起来几十个GB都很常见。假如说微信本身的“膨胀”,用户是无能为力的,但聊天记录等等,用户实际上可以自己删除。但是,恐怕很多人宁可更换内存较大的手机,也不愿轻易删除微信中的对话、图片、视频。
这种“膨胀”不仅体现在微信上,也体现在一些机构201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上。当时国产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已经达到50多个,2020年已经增加到70个。现在恐怕远不止这个数字。看着我们手机屏幕上密集的APP图标,真正数一数高频使用的,概率不会超过十个。有些应用可能一年使用一两次,但大多数人宁愿留着也不愿意干脆删除,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再下载。
这可能是现代人的困境。一方面,他们觉得像微信这样的APP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膨胀”,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容忍甚至鼓励这样的“膨胀”。就手机空间而言,如此普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大容量手机的价格越来越贴近百姓,人们可以对存储在手机中的信息特别宽容,即使知道是“垃圾”也懒得删除。假如我们一般只能买得起8GB的手机,那么微信和各种APP,恐怕很快就能完成“缩水”。
“膨胀”似乎是技术进步的结果。随着手机空间的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如果我们问自己,微信和各种应用“膨胀”后,我们的“获得感”是否相应增加?使用256G手机的我们,有没有比使用8GB手机的我们更有效率,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幸福的感觉?如果这些手机应用程序和功能的增加没有转化为我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高,是否有很多“伪需求”?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走在街上,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感慨万千: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几千年来,人们都愿意背诵这个故事。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它是在鼓吹反商业,而是一种提醒或自省——我们应该经常问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别以为这只是迂腐,其实这种思维,在开发新产品、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同样适用。若无法把握核心需求、关键问题,极有可能制造冗余,或为解决问题而制造新的问题。
很多时候,多不一定好。就像微信一样,这个国民应用自诞生以来,最受好评的是它的简单性和克制性。好好想想。如果很多APP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免费的应用,他们总是会添加一个商业推送,并且总是添加一些新的功能和应用。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可能已经被用户抛弃了。
这也可能是微信“膨胀”更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和一开始相比,今天的微信真的变得更加复杂和“多”。这种“膨胀”是否有必要,不仅仅是微信留下的技术问题,更是每一个现代人留下的重要生活问题——我们是否总是渴望很多不必要的“获得感”,永远得不到满足?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