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外网有人晒图声称:在深山老林修建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州天眼,中国耗资12亿元,现已沦为烂尾工程,到处都是垃圾,无人问津。
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看到自己交的税被这样糟蹋,网友们纷纷表示无法接受,愤怒地骂了他们一顿。
此外,探索宇宙的起源一直是中国科学家坚定不移的目标。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对中国的天文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幸运的是,官方及时出面澄清,经深入调查取证,实锤这一消息纯属谣言。
此时,网友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是被不怀好意的人给下了套。
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正在利用网友浮躁易怒的情绪特征,恶意抹黑和攻击中国的科研成果。但是他们很穷,真的拿不到干货,只好捏造这个不好的谣言来中伤。
但是,可悲的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相信这一点。它充分说明了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所以,天眼变成垃圾场,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贵州天眼现在究竟怎么样了?
第一,贵州天眼一切顺利,美国望远镜倒塌。
谣言止于智者。
第一个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天眼一直安然无恙,它静静地躺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地上,观察着外太空的一举一动。
经过国家的精心维护,天眼不但一切如故,而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对于那张形似天眼的照片,实际上是阿雷西博美国天文台坍塌现场,与贵州那八竿子打不开边缘。
然而,尽管是美国的科研设施,但是阿雷西博的荒废,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令人遗憾的是,阿雷西博天文台作为世界第二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他短暂而辉煌的科研生涯中,他创造了许多传奇的战功,如确认引力波的存在、测量水星自转,甚至是人类第一次尝试与地外生命联系,这些都与此有关。
五十年前的一天,阿雷西博天文台向遥远的M13星云发送了一系列二进制代码。
简单解码后,你会得到一个包含太阳系行星分布和人类DNA信息的图像。这被认为是人类最早向地外文明发送的“短信”。
然而,尽管它在前半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仍然没有逃脱被遗弃和被遗忘的悲惨结局。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厌倦了太空探索,逐渐对阿雷西博失去了兴趣。,NASA的维修费用也是一年比一年低。最后,四年前,阿雷西博钢缆断裂,把下面的大锅砸出一个大坑。
又过了一个月,上面悬挂的接收设备平台也坚持不住了,从400英尺的高度掉了下来,砸碎了大锅的表面,完全凉了。
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倒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把倒塌的照片误标为“中国天眼”,从而制造了这个谣言。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中国天眼”第一次“崩溃”了。类似的谣言出现在阿雷西博望远镜第一次严重损坏的时候。
而且,由于NASA的搁置,阿雷西博的废墟一直被砸到现在,以至于每隔几年就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造谣中国天眼的材料。
这类谣言的传播,不仅误导了公众,而且对“中国天眼”的声誉产生了不利影响。
与美国不同,中国一直遵循高标准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要求,以应对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和运行。有关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包括定期维护设备、加强安全监管等,以确保望远镜的稳定运行和长期观察。
所以,这种张冠李戴的行为,无疑是对天眼工程背后无数辛勤付出的科研人员和建设者的恶意中伤。
而且,实际上,贵州天眼的结构独特而巧妙,从设计之初就尽量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研究人员为天眼和平台支架系统设计了两个强风阻力系统和一个固定的防风隔墙,可以抵抗13级和16级台风。
尤其是它的平台支架系统,除了强大的抗风能力外,还能控制4000吨以上的重量,只是因为它配备了264台液压电机。
当然,中国天眼位于亚热带季风控制下的云贵地区,后期维护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风太大,而是降水太多。
为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环境要求,对天眼的大小和重量等参数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能够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转,不必被大雨灌满。
另外,天眼的排水系统也设计得相当高效巧妙。
首先,天眼底部有一个碗形凹陷的地面,用于自然收集雨水。这个凹陷的地面深度为30米,直径为500米。为了快速排出这些雨水,设计师们还为凹陷的地面建立了石墨烯管道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雨水和地下水引导到巨大的储水池中。
并且储水池可以容纳24000立方米的水,以确保雨水能迅速排出。
更智能的是,天眼还配备了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降水量自动调节排水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溢出,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可以监测环境中温度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另外,天眼所在的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到处都是石灰岩。该石易渗水,其地质结构也有助于排水。
"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而来",就是这样的地貌。下雨的时候,积水会沿着山流入坑内,然后沿着地下的暗河和洞穴流动,形成自然的排水系统。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设施,却遭到了网友的恶意中伤。
谣言的传播,不仅损害了贵州天眼的声誉,而且对我国政府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澄清事实,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天眼的真实面貌。
贵州天眼,科技之光,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所以,中国的天眼工程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原来,2020年,在阿雷西博报废的同一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500米直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这种射电望远镜英语简称FAST,俗称贵州天眼或中国天眼。
从2011年开始建设望远镜,到2016年开始建设,不仅刷新了世界上最快的记录,也刷新了同领域望远镜的最大记录,标志着中国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大眼睛”,由4450个反射面单元组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个标准足球场。
所以,中国的天眼建得这么大,究竟有什么用?
在观察宇宙中的射电信号、寻找外星生命踪迹、研究脉冲星、黑洞等科研活动方面,中国天眼的作用是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显示,中国天眼的视野是美国阿雷西的三倍。观测能力相当于30个红外望远镜、120个光学望远镜和300个射电望远镜的总和。
如有必要,它还可以在观测方向上形成抛物面,无论目标天体在哪个方向,都可以准确地捕捉到它发出的微弱射电波。
而且,中国天眼的索网结构仍然是世界上精度最高、跨度最大的。
平时不要看它平躺着仰望天空,必要时,天眼可以灵活调整姿势,改变姿势。
由于其索网结构配备了变位系统,这种设备可以帮助天眼捕捉到更小的信号和更远的天体。
得益于强大的天文观测能力,中国天眼在短短几年内发现了数百颗全新的脉冲星,在快速射电暴力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它为人类探索宇宙的起源提供了全新的线索。
当前,中国天眼仍在稳步运转,并继续为全球科学家提供宝贵的观测数据。
根据FAST官网发布的观测季公开征集通知,这进一步证明了天文台的正常运行。
结语
简单地说,真相往往比谣言更精彩。
作为中国天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天眼不仅代表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无尽探索和向往。
在这个知名的到处跑,谣言满天飞的时代,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看待互联网上的真假。
参考资料:
1、王佳雯.用“天眼精神”讲述中国故事[J]团结报 2022年05月07日
2、脉冲星“中国天眼”首次发现[J]信息技术和信息化 2017年10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