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去过KTV了?
KTV曾是最流行的娱乐场所之一,不管是商谈宴请还是朋友聚会,吃完饭不去唱两首都感觉不尽兴。
但如今的KTV好像被“”抛弃了“”,即便是“”2块一瓶的饮品卖三十几“”的最“暴利”的行业也没有逃过“”9年关闭7万家“”的命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KTV为什么会没落?
KTV之困
KTV堪称“80后”、“90后”的青春回忆。但很难想象,曾经遍布于各个城镇的KTV店铺如今大部分都“关门大吉”,KTV正逐渐走向没落。
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正常营业中的KTV店仅剩不足2万家,与十年前最高时的12万家门店相比,足足缩减了近六成。
一度遍布全国的KTV,如今只能在部分地区见到他的身影,甚至在很多大中城市已经是一种消失殆尽的景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KTV这个曾经的“印钞机”开始走下坡路呢?
对KTV等传统娱乐行业冲击最大的是互联网科技。
全民K歌、抖音等APP的出现,让线上唱歌、短视频分享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在满足了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它们也抢走了KTV的庞大用户群。
同时新兴娱乐项目如密室逃脱、剧本杀等也在不断挤压KTV的市场份额。对于争夺年轻人的钱包,KTV似乎已力不从心。
对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和“新奇”的娱乐体验,比如手作、轰趴。而只是单纯唱歌吃零食的传统KTV已经很难让他们满意。
一位90后网友表示,如今参加公司团建时才会去KTV,但坐在包间里的时候简直“如坐针毡”。每个人的音乐品味都相差甚远,如果领导在场,自己只能默默坐在一旁,更是尴尬。
除了外部环境的变迁,KTV自身的问题也加速了它的衰落。曲库老旧、缺乏热门新歌是一大痛点。
2018年,近6000多首歌曲因版权纠纷而从KTV的曲库中消失,这大大削弱了用户体验。
而为了吸引客源,KTV之间掀起了疯狂的价格战,“9.9元三小时”、“120元包夜”等低价促销无孔不入。
但这场自相残杀式的价格战,最终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的下场。开支成本不变甚至日益走高但价格却在降低,KTV们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以高端市场定位的大型连锁KTV,巨额的人工、装修和租金成本在价格战的冲击下,使它们的生存环境越发艰难。
钱柜、好乐迪、大歌星等一众知名连锁KTV品牌,接连宣告关停或裁员。KTV行业的寒冬正在肆虐,行业洗牌阵痛已经开始。
但对于一些小型KTV来说,危机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由于中低端市场的需求依旧存在,一些经营有方的小馆还在维持着尚可的生存状态。
不过就整体行业而言,KTV的前景已经看不到几丝转机。
但别看如今KTV落魄了,曾经它可谓是最时兴的娱乐场所之一,自上世纪问世以外就广受追捧,大街小巷都是它的身影。
曾经的KTV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卡拉OK也应运而生。
这种由井上大佑发明的新型娱乐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行,尤其是在中国内地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井上大佑是一位酒吧伴奏乐手,他发现许多顾客喜欢唱歌但没有机会展示自己。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他发明了卡拉OK系统,让顾客可以跟随音乐尽情歌唱。
卡拉OK一经推出,就在日本迅速走红,并逐渐向亚洲其他地区扩散。
卡拉OK进入中国后很快就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追捧。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卡拉OK在中国的流行催生了更高端的KTV业态。
KTV起源于台湾,最初是作为卡拉OK的一种升级版本出现。它提供了更私密的空间和更专业的音响设备,使顾客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歌唱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KTV逐渐从台湾传入内地,并在各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KTV通常装修豪华,环境优雅,成为商务人士进行社交活动的理想场所。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唱歌娱乐,还可以洽谈生意、建立人脉关系。
但这种“商务性质”也注定了它高昂的价格,普通老百姓面对一次上千块的消费只能望而却步。就在这时,“量贩式KTV”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末,首家量贩式KTV“钱柜”在上海静安区开业。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KTV行业的一次重要变革。
量贩式KTV是一种更亲民的KTV模式,它以较低的价格吸引广大消费者。其特点在于大众化定位和自助服务模式。
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包间和时间,同时自行购买酒水和小吃。这种模式降低了消费门槛,使更多普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KTV的乐趣。
通过引入量贩式经营理念,“钱柜”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从而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量贩式KTV有着时尚的环境、丰富的歌曲选择和亲民的价格,从而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不久后就成为了年轻人聚会、庆祝生日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到了新世纪,KTV就更加火爆了,同时由于可以赚到几倍的暴利,越来越多的商人将投资目光放到这里。
从暴利到没落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需求被迅速催生并不断扩大。
正是在这一有利时机,KTV行业作为娱乐业的“扛把子”乘势飞速发展,其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5年,KTV的门店总量已经突破12万家,遍布全国各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哪里都能看到KTV的身影。
KTV行业的确曾在黄金时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对于80后、90后来说,KTV就像是他们青春年华的一座里程碑,承载着太多美好和感动。
周末的时候,三五好友相约而行,包间里便是他们的狂欢天地。歌声、美酒、欢笑在这个密闭而又热闹的小空间里交织在一起,这里是大家曾经疯狂青春的见证。
但除了回忆的温馨,KTV行业也给我们留下了震惊的“暴利”记录。
在一些高端KTV中,一瓶普通可乐的价格高达38元,而一罐啤酒则需花费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
据报道,一家“钱柜”的KTV曾在一天内实现了78万元的营收。据业内人士透露,在2012年之前,只需投入几十万元就能开设一家KTV,而这几十万一般一年就能回本。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KTV能够赚取如此暴利?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成本和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KTV本身只需要较低的一次性投入,便可长期使用,后续的日常运营成本也不高。
但它们向顾客收取的费用却高得惊人,饮料、小吃等消费品的价格比市场价格翻了好几番。
而且KTV为人们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将简单的唱歌体验化作了一种全新的“仪式”,让顾客有了了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
正是这种氛围催化了人们对KTV的狂热,也让KTV赚取了暴利。
但很难想象,这种曾经爆火的娱乐方式好像逐渐式微,即便轻松获得成本价几倍的暴利也难逃没落的命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今的9年间,全国已经有7万多家KTV陆续关闭大门,正常营业的仅剩不足2万家。这种巨大的反差,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KTV到底还有没有重燃曾经辉煌的希望?这需要看KTV商家能否从中发现新的发展契机,并进行勇敢的自我蜕变。
差异化服务是KTV振衰图存的一条出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KTV可以分别推出符合其口味和喜好的产品组合,尽力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为KTV注入新的活力。利用VR、巨幕投影等前沿技术,KTV或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式体验。
向休闲综合体转型或许也是一条可行之路。KTV未来可以尝试与吃喝玩乐等多种业态融合,成为一站式的时尚休闲目的地,来重塑自身形象,打造出全新的体验模式。
笔者认为
KTV从爆火暴利到现在逐渐没落的过程实在令人唏嘘。但即便KTV行业正处在低谷,也并非是完全没有重生机会和希望。
只要经营者们能够洞悉市场变迁的大势,主动拥抱变革,勇于创新求变,定能在重重阻力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让这份曾经的集体记忆重现光彩。
信息来源:光明网《KTV行业迎来倒闭潮 美团数据证实年轻用户流失是关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