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启幕。
此次展览是基于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以下简称“DIA”)的成果展。展览优选DIA十年来的代表性案例和科技前沿作品,首次对中国设计智造发展与设计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以此回应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要求,诠释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指出:“DIA已经逐渐超出了一个奖项的意义,它正在为当前数字经济、智能社会的创新发展建立起一个全球性的产业智库,为‘中国制造’的自我迭代提供‘设计智能’。我们始终相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设计师之责任是创造数字智能时代新的生活美学,在21世纪新的科技条件、社会关系、价值伦理中,在新的数字文明中实现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
领导嘉宾观展。
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
南都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此次展览共计展出180余件设计智造领域的优秀创作,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为总体逻辑,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四个板块单元,配合“具身智能”“脑空间”“低空经济”“智能厨电”四个场景,呈现出我国在新时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化转型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DIA的作品基本上有两个特性,即以数据作为其最重要的属性,以算力作为其最重要的驱动力,这是我们的大奖跟欧美类似奖项的巨大差别。这也显示了我们国家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前提之下,所具有的特色和我们的担当。”展览策展人、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卢涛告诉南都记者。
据卢涛介绍,在DIA的评选过程中,一直有两个坐标作为衡量标准。“一个是科技的创新,另一个是高人文的关怀,以及在设计创意当中所表达出来的善意。”历届DIA获得金奖的作品,它们在人文关怀方面发挥的作用,在艺术、设计甚至哲学方面的思考,往往比在科技方面的创新更加为评委所看重。
展览现场。
例如,2023年,来自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作品“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和来自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作品“健康体-盲文注音字库”共同斩获DIA最高奖项金奖。卢涛说:“智能仿生手是通过科技的突破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它能够用意念控制手部假肢,这在以前听起来像科幻,现在却实现了。另一款作品盲文注音字库看起来不是那么高科技,但我们的评委是站在更高的人文的维度,评选它为金奖。”
据介绍,智能仿生手突破了以往依赖物理按钮或摇杆执行预设手势的局限。相较于传统假肢,该智能手部假肢整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个性化编程功能,通过捕获残肢肌电图传感器中的肌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动作,截肢者能够直观地实现预期的手势与动作,甚至实现一些非常精细化的手部操纵。
展厅现场。
“健康体-盲文注音字库”则相当于一个优秀的“翻译软件”,可以将输入的任意语言的文本转变成盲文,如此解决了设计师因不懂盲文而无法在相应产品或产品包装上附加盲文的难点。
“过去视弱或视障人士吃药的时候看不见用药说明,需要别人辅助。今天,通过印刷在药品包装上的盲文,他们可以自行了解药物类型、剂量。在去年的终评的时候,这件作品获得的票数甚至比仿生手的票数还要高。”卢涛说。
据悉,这套字库自2022年开始免费开放给社会。这个作品也是去年法国戛纳国际创意节的唯一一个中国获奖作品,打动人的理由就是,它解决了文字的信息障碍问题,帮助很多其他行业能够照顾到国内的1700万视障人士。
聚焦类脑智能技术、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的涌现,人类社会不仅大步朝着数智化的方向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更新转变。“人工智能”单元分别从“产业中枢”“空天智控”“沉浸智能”三个视角,以及“具身智能”一个场景来多维度呈现类脑智能技术在多领域研发应用的发展现状。
展厅现场。
作为新产业基座的大模型,以“讯飞星火×华为昇腾”国产化认知大模型一体机、霍尼韦尔智能高效密集存储解决方案、阿里云全息智能路网等为代表的作品正催生着超级企业、灯塔工厂和智慧城市的形成,为内容生产和专业研发注入新的活力。
在空天智控领域,以地卫二的WJ-1B高分辨率智能光学卫星、鳍源科技的FIFISH V-EVO水下无人机、海康潜伏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作品正展示出人工智能应用从群体智能扩展到深海和太空探索的无限可能,极大地拓展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边界。
同时,以腾讯科技的游戏科技助力数字文保创新解决方案、联想的ThinkVision 27 3D显示器、灵伴科技的Rokid MAX+Station智能眼镜套装、敦煌研究院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虚拟现实深度漫游·莫高窟第285窟等为代表的作品,则向人们揭示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沉浸智能领域的突破,为工业元宇宙和数字文旅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领域,是对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具象化集成。在这一展览场景中,傅利叶智能带来由我国自主研发、可以商业化量产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以此向人们昭示人机耦合的未来智能奇妙图景。
展厅现场。
人是发展的目的,而不是发展的手段。“生命健康”单元分别从“机能扩展”“生命维护”“健康管理”三个方面,以及“脑空间”一个场景来关注我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产品创新。
以迈瑞医疗的BeneHeart DX:灵活减负的智能急救解决方案、鱼跃医疗的家用多参数生命体征检测仪等为代表的作品涵盖了从专业医疗到日常健康生活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展示了生物科技与设计智造在生命维护和人类能力增强方面的最新进展。
以阿里健康的健康体-盲文注音字库、谊安医疗的AG70麻醉工作站、大华科技的超高清内窥镜系统为代表的作品则探讨了设计智造在弱势关怀、生命救援和高效医疗设备领域的创新应用。
围绕脑科学发展历程以及脑机接口的未来应用,“脑空间”场景重点展出了以强脑科技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不仅呈现出未来医疗健康的发展趋势,更凸显了设计智造在超越人类自身局限的积极作用,对未来人类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展厅现场。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单元分别从“低碳出行”“清洁能源”“绿色新材”三个方面,以及“低空经济”一个场景来聚焦设计智造在不同领域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
以上汽集团的名爵Cyberster纯电概念跑车、中国中车的新一代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等为代表的作品通过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景象、中国动车所体现的装备制造实力、清洁能源的转化方案,以及材料的绿色化设计探索,呈现出科技进步在实现循环发展方面的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以零重力的载人eVTOL飞行器ZG-ONE、新石器慧通的商用无人车、云圣智能科技的宝莲灯-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等为代表的作品则构建出一个涵盖无人机技术、低空空域管理系统、精准导航与定位、人工智能以及高效能源管理的“低空经济”多维运行场景,营造出未来出行和物流的全新景象。
展厅现场。
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和设计的持续创新,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新定义。“美好生活”单元分别从“优化日常”“厨房革命”“未来清洁”三个方面,以及“智能厨电”一个场景来展示技术革新所塑造的人机和谐共生的全新生活图景。
展品既涵盖从智能系统的日常普及到个性化设备的应用,例如联想集团的Micro-LED透明屏笔记本概念机、商汤科技的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创屹科技的庞伯特M-ONE智能乒乓球发球机器人等;也涉及从智能厨房电器的多样化体验到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在清洁打扫中的广泛应用,例如添可智能科技的芙万空间站、有鹿AI130商用巡扫机器人等。这些产品不仅为现代生活提供了智慧、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还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的革新,为生活增添了乐趣、提高了品质,通过设计创新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探索出未来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
展厅现场。
“这次展览是对DIA十年发展历程的总结,希望通过这次总结来实现DIA的再出发。同时,今年国家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科技创新驱动等方面有更多的很明确的方向。我们也希望响应国家战略,能够提供更鲜活的样本,来对我们的观众、消费者和用户来进行社会的、公共的教育,将今天的科技创新和美好生活的关联进行普及。这是我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做这个展览的初心。”卢涛告诉南都记者。
展览同期举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十年历程与未来发展”座谈会,对中国设计智造大奖进行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据悉,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南都对话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对新质生产力的探索,需要跨界、连通、互动
南都:请谈谈“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是如何回应党中央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的?
高世名:今年党中央提出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一听觉得特别振奋。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发展了十年了。所谓的新质生产力,在艺术院校的理解来说,就是如何把艺术创新的能量能够赋能到科技创新,将艺创和科创结合,更好地形成一种对技术的日常化、技术的应用场景的开发以及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再造。这是我们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十年来,依托DIA中国国际设计智造大奖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前所未有地在互联网、大数据这样一个未来人类生活场景的界面上搜罗了全世界的信息。这个大奖每年都有上万名作者投稿参选,经过层层遴选,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加入了我们的数据库,同时每年评奖,评奖其实是一种导向。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的导向已经赢得了国际专业领域的尊重和认可。大家都认为,像DIA这样一个以设计智慧推动智能制造的方向,全球独此一家。它连接了全球的设计师组织和设计师群体,每年DIA评奖,大家都会关注,看看今年在这个领域、在人类智能生活的方向上,有哪些新的设计、新的想法、新的产品。
但对我来说,我觉得DIA最大的意义不只在于这个奖项本身的影响力,DIA最大的价值是它作为一个平台所连带的100多个国际设计组织、几千家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以及几万名设计师群体,他们相当年轻,对新技术相当敏锐,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从去年开始,我们提出从DIA发展出DIU(Design Intelligence Union),从一个大奖,依托它的所有连接、网络和资源,形成国际设计智造联盟。这个联盟,在探索和实践、发展、推荐新质生产力的方面,未来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展厅现场。
100多年前,德国有一所伟大的设计学院叫包豪斯,包豪斯应该说是现代设计的源头,同时也是现代生活的源头。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现代生活,从一个个玻璃盒子楼房,到我们的日用设备,都是包豪斯的产物。但是包豪斯凭一个学院,一群艺术家、设计师,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也不能使德意志制造腾飞。只有将包豪斯与德意志制造结合起来,它们共同破题,破的是“标准化”的题,才使得德意志制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领先世界。100多年以后,中国美院依托DIA这个平台及其全球网络,我们来构造一个国际设计智造联盟,破的是“智能化”这个题。大家都在谈智能化,都在说AI的革命,但实际上智能化这个题我觉得在生产力的意义上还没有完全破题。靠艺术家自己努力是不行的,必须要跨界集成。
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产品都是跨界集成的。对新质生产力的探索,更要跨界、连通、互动。要想破解、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必须要打造一个创新联合体,而这个创新联合体,必须要能够把教育、产业、科技和传播融为一体,打造一个跨界反应堆,把搞艺术的、搞科技的,甚至搞哲学、搞人文的和搞科学技术的、搞产品策划的人,把这些人才,这些能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跨界融通创新的反应堆。只有这样,我觉得它才能够真正地破题新质生产力,才能够把我们的人才链、产业链、供需链、价值链、传播链打通,形成一个真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这是我们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希望推动的。
坦率地说,很多朋友会觉得,这不太像美院做的事儿,美院做的事儿不就是画点画,写写书法,做做雕塑。实际上,这几年美院一直在倡导,我们不但要做融通东西方历史的经典之学,而且我们要做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学,同时我们还要打造扎根中国大地的有为之学。这个创新之学、有为之学,就需要我们打开学院的大门,我们要推动科艺的融合,产教的融合,能够让我们的老师、学生,艺术界、设计界的力量,能够跟更多的科技界、产业界的力量,甚至跟媒体界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地谋划我们人类的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一直觉得,学院的价值就是引导心灵向上,推动社会创新,而艺术的价值就是人的保存和人的发展,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这是这些年来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和各界的同仁们共同去努力探索的过程中所收获的理想、信念。
南都:与全球各类设计奖项相比,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高世名: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非常多的作品其实并不是在外观上下功夫的。以前,艺术最容易破题的其实是外观设计,就是要做得好看。但我们,我们这次破题的是智能化,是在数字智能化这样一个大数据智媒体时代,我们如何去推进产品设计,如何去重新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推动社会创新。所以,数字化、智能化,是这个大奖最本质的东西。
南都:在评奖标准方向,是不是也有人文关怀方面的侧重?
高世名:比如说我们的第一届大奖,一中一西两个作品获得金奖。一个是具有东方美学和东方智慧体系的一个智能厨房系统,另外一个金奖获奖者是个美国的设计师,她其实本职不是设计师,她是个科学家,她用纳米技术做的纸做了一本书,这本书被称为“可以喝的书”。这本书,大家读一页,撕下来,做成一个过滤器的形状,就可以把受污染的不干净的水源变成直饮水,这完全是靠材料科学,但这样一本可以喝的书,对非洲地区亟须纯净水的民众的健康是非常有价值的。
展厅现场。
南都:DIA对中国美院的教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世名:它一定是推动了中国美院的教学现场在往更加智能化、更加科艺融合、产教融合的方向发展。我读书的时候,中国美院是个小美院,学生三百多人,教职员工五百多人,国油版雕艺术史,基本上是这样一个专业方向。现在我们有29个专业,16个学院,20个教学单位,仅设计学科就有5个学院,而且是非常强大、饱满的5个学院。这些新的方向,新的探索,就是通过这个大奖,让我们更连通了最前沿的产业,同时连通了大量的科技人员。比如说,以前我们怎么能够跟一个做智能计算的卫星团队发生关系呢?我们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我们成为了工作的伙伴。关于月壤的探索,我们也是跟上海的光源科技有一个共同的团队在合作,上个月,在中国美院的毕业季的毕业创作里也展现出来。这在以前的中国美术学院绝不可能。
我们已经持续八年招收理科生了,都是高分,640、670这样的分数;同时在整个的学院的设计学科、建筑学科、影视学科的基因之中,也更多地注入了科技的因子。我跟我的前任许江院长有一幅对联。许院长在20年前设定了学院发展的基本的历史方位、文化主张,叫“全球本土,双轮驱动”。三四年前,我给他对了下联:“人文科技,双向汇通”。一个是文化方位,一个是我们办学的新的方法,新的途径。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通讯员:王怡航 陈歆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