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六月三十日十五时,由中交公规院主持勘察设计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试运行。
经过7年的建设,世界上最难综合建设的跨海集群项目迎来了一个亮点。深中通道东连广深沿江高速、机载高速、广深高速作为连接珠江口两岸的全新跨海捷径,西连中开高速、广澳高速、中山东外环高速,南中高速(在建)、南沙港快线连接。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
深中通道集桥梁、岛屿、隧道、水下交流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其中跨海段长22.4公里,工程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全线共设桥梁17公里,其中深中型桥梁580米。 1666米 580米三跨钢箱梁悬索桥;海上隧道长约6.8公里,其中沉管段长约5.035公里;在海上设置两个人工岛,可以实现隧道与两侧桥梁或道路的连接;深圳机场互通、万顷沙互通、横门互通等三个互通立交。
公规院作为深中通道工程的主要可行性研究单位,从2010年开始对前期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六条路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全桥、全隧、东隧西桥、东桥西隧”等多种隧道工法,深入分析了“斜拉桥、悬索桥”多桥、“沉管、盾构、钻爆”等多种隧道工法。经过五年的持续综合比较研究,确定了该项目的最终实施方案。
公规院作为深中通道勘察设计的主导单位,设计了世界上最大的跨海桥梁——深中桥梁,以及世界上最长、车道横向跨度最大的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隧道——深中隧道;作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的第三方施工监控单位,开展了沉管隧道智能监控技术创新。确保沉管隧道施工期间的安全;桥岛隧道综合监测技术创新作为深中通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单位,实现了桥岛隧道的智能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
公司突破传统理念,在深中通道设计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跨海桥梁研发应用“整体钢箱梁” 水平导流板 上稳定板 新型气动控制技术、U肋和顶板的全熔透高质量疲劳焊接技术与高透气率栏杆相结合,为钢箱梁增添了“翅膀”和“脊梁”,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幅提高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的抗风性和疲劳性。将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的振动临界风速从每秒70米提高到每秒88米;开发应用新型全离岸海中巨型锚架施工技术,国内首次提出在海中使用锁扣钢管桩围堰填砂筑岛形成陆域,在陆地上建造8字形连墙锚架基本方案,通过为深水锚架定制“大靴子”。解决了离岸深水海中锚杆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和应用φ大直径6mm-2060MPa高强度锌铝多元合金镀层主缆钢丝,为主缆披上“夹克”,保证了主缆的耐久性。
在水下隧道方面,为了适应超宽、变宽、深埋、大回淤等海底隧道的技术特点,国内首次提出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的新型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应用的先例。从2015年开始,项目团队自主创新。通过大量的试验、模拟分析和工程应用,提出了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隧道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脱空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标准;世界上第一个整体浮动运输和海上管道的最终接头,节省了半年多的工期。为沉管隧道工程最终接头合龙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海深水泥搅拌桩创新(DCM)复合基础和组合基床的设计方案,有效控制沉管沉降在5厘米以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性地设计了国内首个全水下交流立交,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地下交流立交选型和路线技术标准,建立高速公路地下互通立交安全运行系统,解决了海域地下互通隧道结构、大型围堰、超深超宽基坑围护等设计施工技术问题。
在审美设计方面,贯彻“平衡、和谐、简洁、大气”的建筑设计理念,深中通道采用统一的晶体切面建筑元素,注重海中长桥的节奏,提升工程品味。
编辑:李家辉
审核:卫涛
本论文来源于【中国交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