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清华“姚班”共有17届毕业生,共计663人,44.6%选择了在国内深造和就业,且该比例近年来呈现增加趋势。这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透露的信息。“今年4月,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College AI,每年计划培养100名博士生,由我担任首任院长,目的是要有体量地培植AI前沿创新的研究顶尖人才。”姚期智说。
陆梓华 摄(下同)
“姚班”,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由姚期智于2005年回国后牵头创办,旨在培养拔尖创新的计算机科学人才。最初,“姚班”每年招收30名学生,如今已经扩大到每年80余名。“经过这20年的努力,我觉得我们做得还不错,特别是2014年获得了教育部高等教育的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姚期智说,在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学科里面,培养方案需要与时俱进。起初,“姚班”聚焦计算机科学方向,2019年,成立了人工智能班,2021年则又成立了一个量子信息班,姚期智坦言,成立这些班既是出于个人兴趣,更是因为这些研究方向对国家来说也非常需要。从2022年开始,由于三个班的培养方案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姚班”又做出改变,第一年不分班上课,到第二年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来培养。
在“姚班”,所有的新生进校后都会上同一门课:“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入门”,每年由一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新生介绍其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用姚期智的话说,就是“要让这些底子很好的、很聪明的学生,能够及早感觉到科学的魅力”。在第二年春天时,他会亲自给同学们上另一门课:“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介绍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一些基本算法,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姚班”还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加入院内教师的科研组。“姚班”有特别的“春研”机制,即大三时会有一个学期时间到海外名校访学,大四时再返回清华,着手完成毕业论文。例如,本科生刘壮曾在2016年访问康奈尔大学,期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会议CVPR2017最佳论文奖,该论文至今引用已近4.5万次。
近20年的打磨,“姚班”交出漂亮成绩单:截至2024年6月,“姚班”的本科生发表468篇论文;“姚班”校友创办了旷视科技、小马智行、太极图形等知名公司;目前,17名校友任教于海外顶尖高校,21位校友任教于国内顶尖高校。令姚期智欣慰的是,2018年至2023年,“姚班”所在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引进了20位毕业于世界顶尖名校的年轻人加入师资队伍,不少就是“姚班”的毕业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人才链”。目前,“姚班”的师资队伍平均年龄为33岁,青年领军科学家和研究生、本科生携手共进,实现科研突破。
姚期智坦言,就AI研究领域,国内目前还缺乏世界顶尖人才。因此,新成立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College AI将聚焦前沿突破和交叉学科,在“AI核心”和“AI”领域重点布局,“将来中国必须自己能够培养这类人才。”姚期智说。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