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描述的所有内容都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并在文章结尾重复。
我们国家一直被称为“基建狂魔”,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在世界上都很有名,之所以被称为“基建狂魔”,正是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奇迹,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2009年,我国在国外的一项工程建设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就因为这个项目切断了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就连美日两国的专家也直呼“不可能”。
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工程让国外震惊?我们国家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由于平台规则的限制,观众可能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观看几秒钟的免费广告,才能解锁文章的后续内容。然后动动你的小手,关掉广告!作者恳求你的支持和理解。
麦洛维大坝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发电站,全长2308米,直接拦截我们国家的长江,成了奇迹。
但是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三峡大坝已不再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而是由中国建造的苏丹麦洛维大坝,长达9700米,积累了一个287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可与塞纳尔湖相比。
说到麦洛维大坝,我们不得不谈谈苏丹。他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他们人口庞大,经济落后,环境恶劣,导致国家水资源分配不均。
特别是尼罗河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发生干旱,导致该地区人们经常缺水。然而,南部地区炎热多雨,可以持续五个月。
在一些地区,当雨水进入尼罗河时,水位上升,就会发生洪水,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丹政府想到在尼罗河上修建大坝。
2003年,苏丹政府向全世界寻求帮助,并为投资发放了高额资金,吸引了许多人,各国派出专家进行实地考察。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这项技术太难了,根本不容易实现。然而,当时中国也在竞争,看到情况后迅速写出了计划。
最后,中国以技术方案最优等诸多优势击败了其他国家,赢得了麦洛维大坝的巨大挑战,同时签约金额为6.03亿欧元。
当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发现困难远远超过我看到的。控制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并不容易。不仅项目大,而且施工困难,涉及的技术非常全面复杂。
修建的困难
首先是交通不便。当时苏丹的建设能力很差,所以交通不发达。从丹麦到麦洛维大坝,只有一条多年前的铁路。由于时间长,铁路破败不堪。
因此,许多建筑所需的材料无法运输。此外,苏南的大部分道路都是土路,下雨就像进入泥坑一样,这使得施工队伍更加困难。
为了在不耽误事情的情况下运输物资,项目部选择了统一的物资保障体系。他们将物资分为海上运输和紧急空运,以确保万无一失。
解决运输问题后,也很难解决苏丹母亲河不被污染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施工现场是施工过程中最脏的,什么都有,而且施工现场还在母亲河上,很难保持不被污染。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方法,各种超常规措施,圆满完成了环境保护任务,没有污染苏南母亲河。
之后就是环境问题,因为苏丹的温度很高,经常超过40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混凝土会蒸发水分,最终破裂,危及大坝的安全。不仅如此,工人们在这样的高温下也无法忍受艰难的工作。
工作人员的事情很好解决,专门建了一个空调房,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大家轮流进去休息,避免了中暑的可能性。
然后大家开始研究混凝土的问题,特意给国内有经验的工程师打电话给建议。经过一系列研究,中国研究了混凝土保湿技术。
面板养护采用聚乙烯混凝土养护剂,避免了水分的快速蒸发,保证了工程质量。面对麦洛维大坝的薄弱环节,工作人员还进行了专门的加固,以应对各种气候。
而且针对各种环境问题,在建造时还专门设计了各种大坝,面对各种环境。最后,当平均气温高达40度时,这些东西没有裂缝,创造了世界奇迹。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也对德国监理印象深刻。当时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麦洛维大坝由德国拉美尔监理公司设计,采用欧美工程标准。
许多地方与中国存在差异,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技术人员在几天内眼睛通红,得到了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
最后,德国的监视器对中国工程师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太棒了”。正是在无数人的努力下,中国在麦洛维大坝仅用了6年时间就完成了奇迹。
为了让中国在非洲成名,之前也有一些国家表示,这个项目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中国用行动打了他们的脸。
结语
麦洛维大坝的建成,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基础设施狂人”的实力,也让无数人看到了中国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
2010年,麦洛维大坝电站开始发电,标志着大坝已经进入使用阶段。要知道,中国一直是苏丹最大的投资国,未来中国可能会帮助他们不断建设,用双赢的方式造福两国人民。
信息来源:
2009年3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发布了《中国水电建设非洲最大水电工程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水电集团创造麦洛维奇迹》
新华社2006-1-21关于中国建造尼罗河的第二条大坝来源,原文记载在新华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