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一日,白班钻探队合影。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纳木错中心湖区,来自世界各地的21名钻探专业技术人员在面积只有200平方米的水上钻探平台上24小时轮班奋战,帮助第二届青藏科研人员提取湖泊岩芯样品。这些样品就像婴儿一样,包含了数百万年来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 四川资源集团华锋钻探队担任湖泊岩芯钻探任务。自5月31日入驻科考营地,6月6日钻取第一批湖泊岩芯样品以来,他们一直奋战至今。这群平均年龄31岁的钻探队员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有丰富的钻探经验。这次钻探是他们第一次在高海拔的湖泊中钻探。当前纳木错钻探深度已超过400米,达到国内高海拔深水大湖钻探新纪录。这类钻探者正在见证奇迹,也在创造历史。

七月十一日,钻探队队员正准备增加孔内钻杆。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操作班长彭银平正在操作钻机,准备进尺作业。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探队正在拆卡扣。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工彭小红拖着主钢绳。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探队员正在提取湖泊岩芯。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探队员和科研队员正在组装推进管。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项目技术负责人黄杨正在输入数据。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机修工柴智敏正在修理水接头。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二日,钻探队员曾邦佑(右)正在协助外国钻探技术指导与钻探队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纳木错水钻探平台(无人机照片)于7月11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工刘文平正准备拆下钻杆。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探队正在拖动牵引绳。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七月十一日,钻探队员拆除总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