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阿里巴巴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现实是基调,赚钱是王道,与阶级无关,与性格无关,只取决于一个人的想法、行动。
但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看来,阿里巴巴用“感情和正义”这个词来形容。他说:“阿里巴巴是一群有情有义的人,一起做一些有情有义的事情。”
感情和正义似乎与商业无关,但他用“感情和正义”来形容阿里巴巴。两件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事情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独特的阿里巴巴。
而且“有情有义”这四个字,也是马云的七分“写实”。
至于“七分”,剩下的“三分”就是为了逐利。在这个“七分”的真情实感中,应该有一半的导师是肯·莫利夫妇,他们为他打开了世界之窗。
首先,你可以去中国以外的国家看看。
你们有没有想过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想必很多人都想出去看看。
困在现实中,终不能成行。
因此,大多数人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人来了解这个世界。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80年代,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更多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日复一日,平淡无奇。
马云出生于杭州,实际上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至少在遇见肯·莫利夫妇之前,他并没有想到。
那时候,他只想练好口语。
由于除英语外,其它学科并不坏,特别是数学一塌糊涂。
有多糟糕?从高中到大学,几次关键考试,数学都没有通过考试。但是他的英语特别好,从小就很喜欢。
为了练好英语,他大胆地和杭州西湖边的外国人交流。只是为了练好英语口语,没想到会促成一段跨越30多年的异国友谊。
一九八○年七月一日晚上,马云像往常一样在西湖边和外国人打招呼。
时不时看到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外国人。他平静地走上前去,主动打招呼。在简单介绍了自己之后,他解释了打招呼的目的——练习英语口语。
这位外国孩子非常好奇,而孩子的父母则认为这位中国孩子非常热情,非常独特,经过几句寒暄,下次见面。
第二天,马云又和这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见面了。
可以听出,马云的英语口语略显稚嫩,但他的自信让这对夫妇非常喜欢。经过这次交流,马云大概得知这对夫妇的名字叫肯·莫利。至于和他同龄的孩子的名字,我们早在第一次见面就知道了——戴维。
这一次,肯·莫利夫妇是澳大利亚人,跟随澳中友好协会旅游团到中国旅游,感受中国的人土风情。
杭州,只是旅途中的一站。
也就是说,一切都只是萍水相逢,终有再见。
可是谁能想到,这段友谊能够持续到今天?或许取决于热情。
马云非常热情,肯·莫利和他的妻子也非常喜欢这个中国孩子。戴维甚至把它当成了他在中国的好朋友,所以肯·莫利和他的妻子离开杭州后留下了彼此的地址。
不久,马云给戴维、肯·莫利夫妇写了第一封信。
而且没有写多少东西,无非是进来的情况,学习的问题。接到马云的来信后,肯·莫利非常高兴,很快就给马云回了信。
一封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信,让这段友谊持续了很长时间。在信中,肯·莫利扮演了教师和朋友的角色,不仅传递了一些生活经验,还尽可能纠正了马云信中的一些语法问题(英文信)。
因此,马云的英语越来越好。
一年的暑假,肯·莫利再次来信,信中除了每天的关心外,还向他提出了邀请:
年轻人,来澳大利亚看看吧。
第二,七次被拒签,澳大利亚之行
去澳大利亚看看?那时马云还没有想到要走过国门。
或是,他刚刚从升学的泥潭中挣扎出来。
尽管他英语很好,但是数学却一塌糊涂,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强考上杭州师范学院。到澳大利亚,只有想象中。
在回复中,马云犹豫不决,担心自己拿不到护照,过不了签证,身上也没钱。有很多问题,总能解决。正如肯·莫利所说:
"尝试一下,也许就成功了。"
这样不禁让马云想起了自己的升学之路,第一次高考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考了19分,第三次考了89分。
尽管最终还是没有通过本科线,但是他已经学会了。
要不要试一试?而且他也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拿到了护照,但当他通过签证时,他一个接一个地被拒绝了。即使肯·莫利已经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和纽卡斯尔市政府解释了情况,也不容易拿到签证。
作为一名贫困学生,他不符合签发签证的标准——马云既不是探亲,也不是留学,更不是政府公务。
只是想去看看,似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个理由。
连续七次被拒绝,几乎没有希望。
但是马云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即使他第八次被拒绝,他仍然想尝试并询问原因。孤注一掷,也许没有好结果,至少没有遗憾。
他真的不是为了探亲或者出国留学,而是想去澳大利亚看看,但是他更多的是为了这种缘分,认定特殊的机会总会带来不一样的生活!
最终,工作人员被他的真诚所感动。
第八次申请,签证通过!
这是马云第一次出国,也是这次出国,彻底改变了马云。市场上有这样一句话:“男人的成长往往只是一瞬间。”
而且马云的成长,也正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的那一刻。
也许肯·莫利强烈推荐马云去澳大利亚看看,目的也是如此。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对世界的了解,但马云还是太年轻,几乎没有离开过杭州,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或者说不完全了解。
肯·莫利希望马云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外国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开阔眼界。
后来马云也非常感激地说:“在纽卡斯尔的那些日子里,在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有多重要?也许没有这次澳大利亚之行,他会一直困在杭州。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会成为一名终身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但他不应该创业,更不用说阿里巴巴了。
在澳大利亚之行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自己的思想。
思考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有太多的人活了一辈子,看上去很有主见,其实只是随波逐流,平庸无为。
自然界,最终都归于平庸。
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有开放的思想,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在澳大利亚之行,创造了一个新的马云。
这位新马云,更加独立、开朗,肯·莫利非常高兴他这种“忘年交”的变化,彼此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回国后不久,肯·莫利夫妇再次来到中国。
当他去澳大利亚时,肯·莫利已经完成了地主之间的友谊,马云不能偏袒彼此。当时他不是阿里巴巴董事长,只是一个穷学生。他不能安排高端酒店,也没有美食。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尽最大努力让肯·莫利夫妇感受到他的真诚。
就像杭州西湖第一次见面一样,热情而真诚。
礼轻情意重。肯·莫利夫妇从来不在乎马云的财富和贫穷。他们只是认为他值得交往。即使他们得到了一些家常菜,住在学生宿舍,也是令人满意的。
三、二百澳元,两千万美元
肯·莫利夫妇回国后,通讯没有断。
从信中得知,马云的大学生活并不好过。
在众多中国知名企业家中,马云可以算是最没有背景、最穷的一个。即使上了大学,在免学费的情况下,我还是担心生活费。
肯·莫利再次伸出援手,支持马云完成学业。
此后,马云每半年就能收到一张40澳元的支票。在过去的两年里,肯·莫利一共支持了他大约200澳元。
数量不多,也是一颗心,被马云牢牢记在心里。用他的话说:
"肯对我的付出,已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后来创立了阿里巴巴,也将其定义为“一群有情有义的人所做的一件有情有义的事”。
肯·莫利对他的帮助如此之大,想来也应该有回报。
可以用金钱物质来回报,又让这段感情少了几分真实。
所以,即使创业困难,事业有成,马云也从未断过与肯·莫利夫妇的书信往来,信中常常问候,许下一个个心愿。
肯·莫利来信说,他想去西伯利亚铁路。
马云回信说,他可以跟着去。
毕竟没能等到这一天,肯·莫利于2004年因病去世,享年78岁。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马云不免感到难过。
肯·莫利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太重要了,无法割舍和替代。
肯·莫利教他英语,纠正他的语法错误。
肯·莫利鼓励他去外面的世界,开阔他的视野。
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肯·莫利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他迷茫的时候,肯·莫利给他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肯·莫利是他的朋友和导师,他更像一个父亲。难怪他在哀悼中称肯·莫利为“导师”。、“父亲”。
到目前为止,马云家里还有一张和肯·莫利家人的照片。每次看到这张照片,他总是想为那个友好可爱的小老头做点什么。
一九八五年,肯·莫利鼓励他去澳大利亚看看,改变了他。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应该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困在当下,因为没有遇到“肯·莫利”,永远无法向前迈出这一步。
尽管肯·莫利不在了,但他想成为“肯·莫利”,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萍水相逢而已。
所以,马云回到了纽卡斯尔。
这次,他带来了2000万美元。
是的,他向纽卡斯尔大学捐赠了2000万美元,并设立了马莫利奖学金,以帮助那些想去外面看看的年轻人。
纽卡斯尔市为何如此?肯·莫利。
肯·莫利不是纽卡斯尔大学的学生,也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几乎一辈子都住在纽卡斯尔市,所以他经常向马云提到纽卡斯尔大学。
一九八五年澳洲之行,马云来到纽卡斯尔大学。
那时他并没有想到会和这所学校有太多的羁绊,纽卡斯尔大学也没有注意到这位走在校园里的中国人。
所有变化的根源,都是肯·莫利和马云之间的友谊。
如前所述,“深情正义”是马云的“现实主义”。肯·莫利给了他一生无法回报的帮助,他尽可能地回忆和追求。
于是,我又回到了纽卡斯尔大学。
当马云向这所大学捐赠2000万美元并建立奖学金计划时,他立即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肯·莫利的故事再次被提及。
那一年,一个善意的举动,换来了2000万美元的回报。
但是这次没有人用金钱来衡量友谊,因为这笔捐款是捐给纽卡斯尔大学来帮助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
这当然只是一个开始。
事实上,在此之前,马云多次在中国捐款并设立奖学金。这笔捐赠给纽卡斯尔大学的2000万美元是马云基金会第一笔海外助学基金。
可以看出,他是想成为“肯·莫利”。
还记得马云之前的采访,曾经说过:“我不在乎钱。”
很多人认为站着说话很容易。毕竟他身价过亿,自然不在乎钱。但是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他真的不在乎钱,他在乎用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他会成立一个基金会。
为了帮助年轻人看到外面的世界,改变自己,基金会设立了初衷。
就像当年肯·莫利来信一样,让他去澳大利亚看看。
前人先种树,后人才能乘凉,如是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