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橙子
编辑 | 橙子

想要财运亨通?那就关注我吧!点赞关注,让你的好运势不可挡!
当数据库巨头跌落神坛:甲骨文中国三十年兴衰录
在科技的舞台上,总有一些公司如同流星般划过,留下耀眼的光芒,却也难逃最终的黯淡,而有些公司,则像参天巨树,扎根于时代浪潮,历经风雨,最终枝繁叶茂,也有一些公司,曾经傲视群雄,却因决策失误,最终走向衰落,甚至黯然退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数据库巨头——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三十年的兴衰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野心勃勃硅谷“枭雄”进军中国
故事的主人公
,是一位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齐名的硅谷传奇人物——拉里·埃里森,他的人生经历充满着戏剧性,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史诗,出生于贫困家庭,年少时便饱尝人间冷暖,但这反而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成功的强烈渴望1977年,埃里森与两位同事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的小公司,这便是甲骨文公司的前身,彼时,个人电脑尚未普及,数据库技术也处于萌芽阶段,但埃里森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硬是在竞争激烈的硅谷闯出了一片天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9年,甲骨文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数据库产品——O2,这是全球首个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凭借着革命性的技术架构和卓越的性能表现,迅速获得了美国军方的青睐,并在业界引发了强烈震动,从此,甲骨文公司名声大噪,埃里森也开启了他的“数据库王国”霸主之路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动了埃里森的心弦,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对于渴望超越微软、问鼎全球软件行业之巅的甲骨文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1989年,甲骨文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并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科技公司之一,当时的中国,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库技术更是几乎一片空白,这对于已经拥有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的甲骨文公司来说,如同进入了一片“蓝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以及灵活的市场策略,甲骨文公司迅速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从政府部门到金融机构,从电信运营商到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开始选择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一家独大数据库市场“霸主”诞生
进入21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数据库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而甲骨文公司则牢牢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成长为中国数据库市场的绝对霸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据显示
,在2005年前后,甲骨文公司在中国数据库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60%以上,遥遥领先于IBM、微软等竞争对手,甚至超过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总和在这一时期,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可谓风光无限,几乎垄断了所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包括银行、证券、航空、电信、能源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中国几乎所有关键信息系统的背后,都有着甲骨文公司的身影
随着市场地位的不断稳固,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利字当头“傲慢”的种子开始萌芽
在取得市场垄断地位后
,甲骨文公司开始逐渐暴露出其“唯利是图”的本性,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甲骨文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备受争议的措施例如:高昂的软件授权费用: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软件授权费用一直以来都十分高昂,这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强制捆绑销售:甲骨文公司经常将一些并不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与数据库软件捆绑销售,以此来提高销售额
缺乏技术支持: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技术支持力量相对薄弱,很多中国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为甲骨文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也为其日后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去中国化”战略亲手葬送中国市场
如果说高昂的费用和糟糕的服务只是让中国企业感到不满,那么甲骨文公司后来实施的“去中国化”战略,则彻底激怒了中国人民,也加速了其在中国市场的衰落
2010年以后,随着中国政府对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以及国内数据库厂商的崛起,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维护其市场地位,甲骨文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例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限制中国员工发展:甲骨文公司开始限制中国员工在公司内部的晋升空间,并将核心技术和管理岗位都转移到欧美国家
减少对中国市场投入:甲骨文公司开始减少对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并将更多的资源转向其他新兴市场
打压中国竞争对手:甲骨文公司利用其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对中国本土数据库厂商进行打压,试图扼杀中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骨文公司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强烈不满,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意识到,依赖一家外国公司提供核心技术,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中国“云”崛起数据库巨头走向衰落
正当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作茧自缚”的时候,中国科技企业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以阿里巴巴、华为、腾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投入,并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数据库产品,打破了甲骨文公司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
,凭借着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生态系统,迅速崛起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其自主研发的数据库产品OB,更是多次打破国际数据库性能测试记录,成为全球数据库领域的“后起之秀”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也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产品GDB,并将其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府等多个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腾讯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也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产品TDB,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游戏、社交、视频等领域,为其庞大的用户群体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
,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开始选择使用国产数据库产品,这对于甲骨文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黯然离场一个时代的终结
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变化
,甲骨文公司最终选择了放弃,2019年,甲骨文公司关闭了其位于北京的中国研发中心,并裁减了大部分中国员工,这标志着这家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数据库巨头,最终还是黯然离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骨文公司的失败,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例如高傲自大、缺乏远见、决策失误等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没有认清时代发展的大势,低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甲骨文公司的故事,给所有在中国市场运营的外国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国市场欢迎开放合作,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企业“店大欺客”,任何试图“卡脖子”、阻碍中国发展的企业,最终都将自食恶果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市场兴衰的看法
本文弘扬社会正气,无侵犯版权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